摘要:
从1960年Charnley医生成功引入骨水泥固定的低摩擦髋关节置换以来,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获得了良好的长期随访结果[1,2]。尽管目前存在生物固定和骨水泥固定的争论,但就股骨侧假体而言,骨水泥固定技术可重复性好,假体远期生存率优异,尤其适用于60岁以上患者,20年的有效率可达95%,因而成为衡量其它新型置换术的“金标准”[3]。同时,随着骨水泥技术的进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的“第3代”骨水泥技术[3],通过骨水泥真空搅拌,假体中置以及骨水泥加压等步骤使得假体周围获得均匀一致的骨水泥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骨水泥质量和假体的远期生存率。国内自1995年周乙雄等[4]报告首先开始使用第3代骨水泥技术以来,鲜有关于骨水泥操作技术及临床结果发表。作者通过分析髋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水泥鞘的质量和厚度,总结临床应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