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开始兴起对脐带的保存,为解答保存者对存脐带与存脐血的疑惑,在此对脐带血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做如下比较,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脐血干细胞
来源:脐血管内的血液中
实质:造血干细胞为主,少量血管内皮先祖细胞为辅
临床应用:1988年以来,已有近20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全世界脐血临床移植超过万例
临床应用方案:临床应用技术路线明确,输注剂量和其他辅助治疗、护理方案早已成熟
适应症:
1)血液病:如各种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硬化症等。
2)自身免疫病实际上是造血系统紊乱,脐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难治性自身免疫病;
3)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成熟不良儿、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败血症等;
4)可作为帕金森氏症、脊髓损伤、褥疮、缺血性血管疾病等的辅助治疗。
采集处理:仅需要分离、纯化即可应用
治疗机理:治疗机制明确,有大量基础性研究和临床研究论文发表。
质量标准:卫生部对脐血的质量如细胞活力、干细胞比率、数量等有严格规定。
回输后的去向:细胞体积小,静脉输注后细胞自动定植于骨髓内。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来源:脐带华通胶和血管外层
实质:来源于中胚层的成纤维状细胞,可以多向分化,在体外可短时间内快速生长
临床应用:近几年才开始在小型医院、私营医院和军队医院应用,有一定疗效,没有大量治疗实例提供,对照组设置不完善
临床应用方案:不成熟
适应症:
1)辅助治疗白血病:若与造血干细胞共同移植,可加速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重建,降低免疫排斥,提高移植成活率,明显提高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2)自身免疫病:输注大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作为辅助方案治疗自身免疫病。
3)再生医学:可分化为神经细胞、肝细胞或肌细胞,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等)、骨质疏松、软骨损伤、肌腱损伤、心肌损伤、角膜损伤、烧伤、烫伤、缺血性血管疾病等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采集处理:需要使用合成培养基,在体外培养、传代等操作十余天,达到一定数量方可储存或应用
治疗机理:细胞分化能力多为体外实验,体内试验的结果在学术界争议较大。治疗机制多停留在理论阶段。
质量标准:目前尚无成熟质量标准可以监督
回输后的去向:细胞体积很大,静脉输注时多停滞于肾和肺的毛细血管,很少细胞能够到达病损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