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时间:2013-08-08 15:00:17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百度文库
轻度的创伤仅限于皮肤表皮层,重者则有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甚至可有肌肉、肌键、神经的断裂及骨折,并出现伤口。

    轻度的创伤仅限于皮肤表皮层,重者则有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甚至可有肌肉、肌键、神经的断裂及骨折,并出现伤口。

    (一)伤口的早期变化

    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出血,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故局部红肿。伤口中的血液和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很快凝固形成凝块,有的凝块表面干燥形成痂皮。凝块及痂皮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

    (二)伤口收缩2~3日后伤口边缘的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伤口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直到2周左右停止。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管紧张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伤口收缩,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平滑肌拮抗药则能抑制伤口收缩。抑制胶原形成对伤口收缩没有影响,植皮可使伤口收缩停止。以上研究证明,伤口收缩是伤口边缘新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的,而与胶原无关。这种肌纤维母细胞在光镜下无法与分泌胶原的纤维母细胞区别,与之不同的是,肌纤维母细胞表达a-SMA,desmin,vimentin,对引起平滑肌收缩或舒张的药理因素起反应。总之,它是具有平滑肌细胞表型的纤维母细胞。

    (三)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大约从第2~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逐渐填平伤口。肉芽组织中没有神经,故无感觉。第5~6天起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以后逐渐过度为瘢痕组织,大约在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可能由于局部张力的作用,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瘢痕可使创缘比较牢固地结合。伤口局部抗拉力的强度于伤口愈合后不久就开始增加,在第3~5周抗拉力强度增加较快,至3个月左右抗拉力强度达到顶点。但这时也只能达到正常皮肤强度的70%-80%。

    (四)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创伤发生24小时内,伤口边缘的表皮基底细胞便可从凝块下面向伤口中心增生,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当这些细胞彼此相遇时,则停止前进,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皮再生十分重要,因为它可提供上皮再生所需的营养及生长因子。如果肉芽组织发育不良,长时间不能将伤口填平(如弛缓性肉芽、水肿性肉芽)或形成瘢痕,则上皮再生将延缓。此外,由于异物及感染等刺激而形成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exuberant granulation),高出于皮肤表面,也会阻止表皮再生。因此临床常需将其切除清创。若伤口过大,则往往需要植皮。

    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如遭完全破坏,则由瘢痕修复。肌健断裂后,初期也是瘢痕修复,但随着功能锻炼而不断改建,胶原纤维可按原来肌健纤维方向排列,达到完全再生。

关键字:创伤,愈合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