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时间:2013-08-08 15:07:30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百度文库
损伤的程度及组织的再生能力决定修复的方式、愈合的时间及瘢痕的大小。损伤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是机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的,因此机体的全身和局部因素,均可影响组织的再生修复。

    损伤的程度及组织的再生能力决定修复的方式、愈合的时间及瘢痕的大小。损伤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是机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的,因此机体的全身和局部因素,均可影响组织的再生修复。

    (一)全身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组织再生能力较强,创伤愈合快。老年人则相反,组织再生力差,愈合慢,这与老年人血管硬化、血液供应减少有很大的关系。

    2.营养因素: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尤其是含硫氨基酸(如甲硫氨酸、胱氨酸)缺乏时,组织的再生能力降低,肉芽组织及胶原形成不良,伤口不易愈合。维生素C对愈合非常重要。这是由于前胶原分子α-多肽链中的两个主要氨基酸,脯氨酸及赖氨酸,必须经羟化酶羟化,才能形成前胶原分子。而维生素C具有催化羟化酶的作用。因此维生素C缺乏时前胶原分子难以形成,从而影响了胶原纤维的形成。在微量元素中锌对创伤愈合有重要作用,锌缺乏的病人,创伤愈合缓慢。锌的作用机制不很清楚,可能与锌是细胞内一些氧化酶的必需成分有关。

    3.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内分泌状态对修复反应有着重要影响。例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对修复具有抑制作用,而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则对修复有促进作用。

    (二)局部因素

    1.感染与异物

    感染可严重影响再生修复方式与时间。伤口感染后,渗出物增多,创口内的压力增大,常使伤口裂开,或者导致感染扩散加重损伤。因此,对感染的伤口,应及早引流。当感染被控制后,修复才能进行。此外,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也妨碍愈合并有利于感染。因此,伤口如有感染,或有较多的坏死组织及异物,常常是二期愈合。临床上对于创面较大、已被细菌污染但尚未发生明显感染的伤口,施行清创术以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和细菌,并可在确保没有感染的前提下,缝合断裂的组织、修整创缘、缝合伤口以缩小创面。这样,可以使本来应是二期愈合的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甚至可能达到一期愈合。

    2.局部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一方面保证组织再生所需的氧和营养,另一方面对坏死物质的吸收及控制局部感染也起重要作用。因此,局部血流供应良好时,则伤口愈合好。相反,如下肢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或静脉曲张等病变时,则该处伤口愈合迟缓。局部应用某些药物或理疗,均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3.神经支配

    完整的神经支配对损伤的修复有一定的作用,例如麻风引起的溃疡不易愈合,是因为神经受累的缘故。植物神经的损伤,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紊乱,对再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4.电离辐射

关键字:再生修复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