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辅助治疗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或无临床获益
辅助治疗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或无临床获益
时间:2013-09-04 13:04:27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丁香园
在2013年8月26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癌症中心的Glenwood D. Goss博士等人公布了NCIC CTG BR19临床III期研究的最终结果。

    在2013年8月26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癌症中心的Glenwood D. Goss博士等人公布了NCIC CTG BR19临床III期研究的最终结果。在2002年NCIC CTG BR19 (CTSUBR19)研究启动时,辅助化疗的获益情况尚不明确。这项临床III期研究评价了术后吉非替尼辅助治疗对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吉非替尼辅助治疗生存结局不甚理想。

    研究人员按照分期、组织学类型、性别、术后放疗情况及化疗,对接受完全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了分层,患者随机(1:1)接受每日250mg吉非替尼或安慰剂治疗,为期2年。研究终点包括OS、无病生存率(DFS)及毒性特征。

    根据提前结束的试验结果,在1,242例预定患者中,有503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分配(吉非替尼组251例,安慰剂组252例)。该研究对组间基线期因素进行了平衡。在中位时间为4.7年的随访期间,未发现两组间在OS或DFS方面存在差异。探索性分析表明,对于344例携带野生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患者,吉非替尼并不能取得DFS或OS获益。与之类似,对于15例EGFR阳性突变肿瘤的患者,也未发现吉非替尼可取得DFS或OS获益。不良事件与EGFR抑制剂不良事件相关预期一致。≤ 5%的患者出现了除感染、疲劳及疼痛外的严重不良事件。两组中各有一例患者发生致命性肺炎。

    尽管该试验提前结束,不能就吉非替尼辅助治疗的疗效得到明确性结论,但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吉非替尼不大可能取得临床获益。

关键字:肺癌,辅助治疗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