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时间:2013-09-09 16:56:16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全球医院网
发生在心脏移植术后24 h,供心恢复血液循环后,立即出现供心复跳困难,即使使用药物使其恢复跳动,但心脏收缩微弱,不能维持心脏移植受体的正常血压,不能脱离人工体外循环。

    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1、排斥反应的观察

    (1)超急性排斥反应

    发生在心脏移植术后24 h,供心恢复血液循环后,立即出现供心复跳困难,即使使用药物使其恢复跳动,但心脏收缩微弱,不能维持心脏移植受体的正常血压,不能脱离人工体外循环。

    (2)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由免疫细胞反应引起的,临床症状常见: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活动后心悸,发热,体重增加。体征有:心脏扩,颈静脉怒张,心音低弱,奔马律,心律失常,不明原因血压下降。检验提示血T细胞增加。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应高度警惕是否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3)慢性排斥反应

    多发生在心脏移植1年以后。这一排斥反应可能加速供体心脏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导致供心冠状动脉高度狭窄和闭塞,心脏缺血和梗死,最终患者可能因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而死亡。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的早期阶段,临床上多无明显的症状。因为移植的供心已无神经支配,所以即使发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大部分心脏移植受体不会出现心绞痛等症状。

    2、排斥反应的处理

    (1) 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处理

    对于这类患者,需要人工心脏等辅助循环的维持下,再选择1例合适的供心。近年来术对受体和供体之间进行较全面和详细的检查,这种超急性排斥反应已经很少见。

    (2)急性排斥反应的处理

    急性心脏排斥反应按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形态学标准可分为1级(A与B),2级(灶性中度排斥反应),3A级(多灶性中度排斥反应),3B级(弥漫性重度排斥反应)及4级(严重排斥反应)。对1级排斥反应勿需特殊处理,对其它4类均需密切观察病情且加强免疫抑制治疗。

    ① 增加免疫抑制药的量

    1级急性排斥反应可以发展为2级急性排斥反应,此时可以增加环孢素A或皮质类固醇的用量,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在增加剂量的4~7周内再次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以证实急性排斥反应是否消失。如果排斥反应无改善的迹象,而且因药物用量而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当换其它免疫抑制药物。

    ② 对3级及4级急性排斥反应的处理

    包括以下几种方案:

    a、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治疗。b、使用ATG或ALG。c、增加硫唑嘌呤剂量。d、增加环孢素A的剂量。e、使用OKT3。f、心脏排斥反应如果经上述各种方法不能够逆转,重度急性排斥反应供体心脏将在短时间内发生功能衰竭,此时能够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是再次施行心脏移植。

    (3)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各种免疫抑制剂以最少维持量长期应用。环孢素A的最少维持量为3mg·kg-1·d-1。血浓度谷值维持在150~200 μg/L。AIA的长期维持量0.3~1.6mg·kg-1·d-1。心脏移植受体可以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在长期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期间,可每隔3~4月测定1次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值,并定期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

关键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