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超急性排斥反应有何临床表现?
超急性排斥反应有何临床表现?
时间:2013-11-06 11:38:41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飞华健康网
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类型主要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排斥反应。

    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类型主要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排斥反应。其中,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是指发生在移植物血管吻合、血液循环恢复后几分钟或48小时内的不可逆性体液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大多会发生在手术台上。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血供恢复后移植物色泽由鲜红色逐渐变为暗红和青紫,质地逐渐变软,失去充实的饱胀感,同时移植物功能丧失。
  
    1、当移植肾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肉眼可见移植肾体积明显增大,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暗红至青紫色,表面散在出现不规则青紫色纹理和斑块,继而出现斑点状坏死。肾动脉搏动良好而肾静脉内空虚,质地由硬变软。切面皮质呈暗红色,与髓质部分分界清楚。此前若移植肾已开始泌尿,当出现上述变化后可见突然血尿,继而停止泌尿。
  
    2、超急性排斥反应在肝移植中非常罕见,而较多见于肝移植术后2~3天或1~2周内。虽然肝移植对体液性排斥具有抵抗力,但体液抗体在临床上还是能引起移植肝比较严重的损害,而且在动物实验也巳证明其存在。
  
    3、心脏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多在移植后即刻至72 小时内发生。肉眼可见移植心由于间质出血而呈深暗红色,质地变软,可出现急性心衰的表现,常迅速导致患者死亡。

关键字:急性排斥,临床表现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