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科学家揭示个体不同恐惧感产生的根源
科学家揭示个体不同恐惧感产生的根源
时间:2013-11-21 09:40:22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生物谷

    2013年1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研究者通过对小鼠研究发现,即便小鼠以同样的方式表达出了自身的恐惧,但是其不同类型的恐惧感是通过不同类别的神经元来控制处理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该研究或对揭秘个体恐惧来源以及理解人类惊恐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Bianca Silva表示,我们发现有一种回路可以处理对捕食者不同类型的恐惧,这种回路是一种防御性的回路,但是同一物种的恐惧却是使用生殖回路来作为应答的;而且我们也发现痛苦的恐惧感是在大脑的另一部分发生的。

    文章中,研究者使用小鼠模型进行试验,使小鼠面临三种威胁:1、与另一只具有攻击性的小鼠在一起;2、同天然捕食者大鼠在一起;3、对小鼠脚部进行较弱的电休克处理;当面对三种威胁时,小鼠表现出了相同的恐惧行为-快速逃避;但是小鼠大脑中却会形成不同的影响,于是研究者绘制出了小鼠在面对前两种情况下大脑的活性影像图,他们发现小鼠腹内侧下丘脑(VMH)部位的不同区域面对威胁时候活性明显增强了,害怕攻击性的小鼠似乎激活了VMH的底部和侧面;而对捕食者大鼠的恐惧似乎激活了VMH的上方及中央区域。

    当研究者使用药物阻断小鼠对大鼠的恐惧神经元区域后发现,小鼠对大鼠变得不再害怕,但是仍然对具有攻击性的小鼠表示恐惧,这就揭示了小鼠需要不同的大脑区域来处理对捕食者的恐惧。

    当然,人类的大脑也具有类似的回路,我们通常会经历不同的恐惧事件,因此对小鼠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恐惧感的发生根源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而且对于开发使用靶向作用大脑特定区域,来治疗特定恐惧症或者无端恐惧症的新型疗法非常关键,后期研究者试图去研究揭示这些不同的恐惧感是否会发生进化。

关键字:个体,根源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