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肾电解质和高血压部门的医学副教授、临床科学家Katalin Susztak博士带领的一项研究,试图阐明慢性肾病的分子根源和遗传素质,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Genome Biology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Susztak和她的共同通讯作者、来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John Greally发现,在一项全基因组调查中,DNA上化学修饰模式的显著差异,会影响慢性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肾脏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这项研究首次表明,这些修饰——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基石——的改变也许可以解释慢性肾病。
表观遗传学是基因活性如何在DNA序列不发生实际变动的情况下而被改变的一门科学。DNA能通过不同的化学基团被修饰。就本研究来说,这些化学基团是甲基原子团,就像使用便利贴作为提醒一样,打开或关闭基因组的区域,能够使这些区域或多或少地作为一个基因被“阅读”。
慢性肾病是一种疾病,以肾脏纤维化和肾功能的逐渐衰竭为特征,肾脏被损伤,不能充分地过滤血液。损伤能引起体内废料的堆积,从而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贫血和骨病。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在美国有超过10%的人(或者2千万以上)在20岁或者更大年龄患有慢性肾病。
过去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利的宫内环境和出生后环境,对慢性肾病的发展具有一个长期的、一生的作用。不利的宫内因素包括缺乏营养引起的的小于胎龄儿,相反地,大于胎龄儿,例如如果胎儿母亲具有妊娠期糖尿病。
来自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的研究也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在25年前糖尿病控制不佳,那么尽管他们接受一个十年的血糖良好控制,其仍然具有肾病的增加性风险。Susztak说:“这被称为代谢记忆效应,肾脏细胞能记住过去的坏的代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