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时间:2014-05-05 10:38:01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生物谷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病率约为0.7%~0.8%,约5%~10%成人CHD患者将出现严重肺动脉高压(PAH)。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病率约为0.7%~0.8%,约5%~10%成人CHD患者将出现严重肺动脉高压(PAH)。我国PAH患者中,CHD相关PAH(CHD-PAH)所占比例最大,远高于国外,其中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永存动脉干、主动脉弓离断、右室双出口、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复杂CHD是导致重度PAH和艾森门格综合征的常见病因。目前CHD-PAH定义为:海平面状态下、静息时、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25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mmHg,肺循环阻力>3WoodU。2013年第5届世界卫生组织(WHO)肺高血压会议公布,CHD-PAH临床分类包括艾森门格综合征、左向右分流(可手术或不可手术)、PAH合并CHD和术后PAH。
    疾病分期
    第一阶段:左向右分流期
    此阶段肺血流为高容量、高压力、低阻力状态,即高动力性PAH,肺血管病变常可逆,及时行心脏畸形矫正手术几乎可完全逆转PAH。
    第二阶段:双向分流期
    肺血流为高容量、高压力、高阻力,以左向右分流为主或双向分流,紫绀常不明显,肺动脉压力和阻力明显升高,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比值(Qp/Qs)1.0~1.5,处于动力性与阻力性PAH临界阶段,不适宜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但药物治疗后仍可能重获上述治疗机会,是目前靶向药物治疗重点人群(即艾森门格前期)。
    第三阶段:右向左分流期(即艾森门格综合征)
    为不可逆肺血流减少、高阻力、高压力或低压力,通常Qp/Qs<1.0,出现紫绀等临床症状。晚期常因右心衰竭致右心输出量进行性下降,肺动脉压力渐降低。心衰症状标志着病程进入终末期,为绝对手术禁忌证,死亡率高,预后差。与特发性PAH相比,艾森门格综合征由于心内分流可减轻晚期右室负荷,延缓心衰进展从而延长患者生命,生存率更高。
    

关键字:先心病,肺动脉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