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哈佛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联合干细胞和“芯片上的器官”( organ-on-a-chip)技术,第一次培育出了携带一种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类功能性心脏组织。这一研究似乎标志着朝着个体化医疗迈出了一大步,其证实了可在实验室中复制出包含患者特异性遗传疾病的大块组织。
这一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工作,是由来自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Wyss生物工程研究所、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及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合作完成。
利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人员模拟出了由单基因Tafazzin(TAZ)突变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心脏病——Barth综合征。这一疾病主要发生于男孩,表现为一些心脏及骨骼肌功能异常症状,当前无法医治。
研究人员从两名Barth综合征患者处取得皮肤细胞,并操控这些细胞变成了携带患者TAZ突变的干细胞。研究人员并没有利用这些干细胞在培养皿中生成单个的心肌细胞,而是将它们放置在模拟自然环境、铺有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芯片上进行培养,诱导这些细胞连接到一起,就好像正在形成病变人类心脏一样。如同在Barth综合征患者心肌中看到的,这些工程病变组织收缩无力。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突变了正常细胞中的TAZ,证实这一突变足以引起工程组织收缩无力。另一方面,他们将TAZ基因产物传递到实验室病变组织中纠正了收缩缺陷,构建出了第一个基于组织的遗传性心脏病纠正模型。
芯片上的器官技术专家Kevin Kit Parker 说:“直到构建出大块的器官,看到它发挥功能或丧失功能的机制,你才能真正了解单个细胞遗传突变的意义。我们看到源自Barth综合征患者的细胞收缩较弱,且有不规则的组织装配。从构建单个细胞的疾病模型一路到构建出心脏组织的疾病模型,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并且,研究人员发现TAZ突变是通过破坏线粒体的正常活动来发挥了作用。但这一突变似乎并没有影响细胞的整个能量供应。
“TAZ突变使得Barth综合征细胞生成了过量的活性氧簇(ROS)——线粒体释放的一种细胞代谢正常副产物,过去这未被确认为是这一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William Pu博士说。
“我们证实,至少在实验室中,如果你消除过量的ROS生成,那么你就可以恢复心脏的收缩功能。而能否在动物模型或患者中实现它则代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可以做到的话,其表明了一个新的治疗角度,”Pu说。
Pu的研究小组现正试图转化这一研究发现,在Barth综合征模型中完成ROS治疗和基因替代治疗,看看是否有可能有些什么有潜力帮助到人类患者。同时,科学家们正在利用他们的人类“芯片上的心脏病”模型作为测试平台来检测一些或许可用于治疗这一疾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