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人类机体的核糖体或许更为多样化,核糖体序列的微小改变就会改变其作用机制,进而使核糖体不断适应变化中的环境。
研究者Karissa Sanbonmatsu教授说道,从实际出发,这项关于核糖体的原子机制研究为理解很多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我们从原子水平上对人类机体的核糖体进行的解码。一般情况下分子细胞器会渗透到任何生命形式中,当然包括人类机体,蛋白质在核糖体中产生,这一点也就使得核糖体成为了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分子机器。
而核糖体同时也是高度可控制的,其序列的较小改变往往会改变其作用的机制,尤其在人类机体中,核糖体往往和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表现出了一些微妙的差异,而这些改变往往会改变细胞的内在工作原理。核糖体是50%以上的抗生素作用的靶点,为了消除抗生素的副作用以及改善其作用效力,科学家们必须理解抗生素和人类以及细菌细胞中核糖体的作用机制及差别,另外畸形的人类核糖体和许多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哺乳动物80s核糖体进行了亚纳米低温电子显微镜的图谱绘制,这就可以明确揭示细菌和哺乳动物间核糖体延伸机制的差异。研究者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治疗许多人类疾病,比如癌症、贫血症、阿尔兹海默氏症等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希望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