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用于研究创伤性脑损伤所致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目前普遍认为,脑损伤后白质结构的损害可引起水流度的增加(平均弥散度增高)和方向性的下降(各向异性减小)。但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重度、慢性脑损伤,较少关注轻度脑损伤(占脑损伤 90% 的病例)的患者。
研究目的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纵向研究中,将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生理学改变与认知缺损相联系。
方法
53 名患者平均在脑损伤后 6 天(1~14 天)进行脑部扫描,1 年后 23 名患者进行再次扫描。匹配对照者为 33 名。
脑部扫描时,受试者完成国家阅读测试(national adult reading test,NART),作为病前认知功能的评估。
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对弥散张量的改变进行体素分析(voxel-wise analysis),探讨弥散权值和认知功能表现之间的回归关系。
结果
在急性期,轴向弥散度(axial diffusivity,AD)的增加,引起了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增高;而白质区径向弥散度(radial diffusivity,RD)广泛的减小,导致了 FA 与言语字母流畅性(Verbal Letter Fluency)之间的负向回归,这在胼胝体的升支纤维中特别明显。
FA 的增高可能由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轴索神经微丝致密化(neurofilament compaction)引起,会影响认知功能。长期的研究结果显示 FA 降低,提示髓鞘完整性被破坏,但胼胝体辐射线额部的 FA 与言语字母流畅性之间仍为负向回归关系。
结论
急性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以组织 FA 增高为特征,认知功能障碍与白质损伤之间存在清晰的神经生理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