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电损伤非热性损伤机制
电损伤非热性损伤机制
时间:2015-09-24 11:23:01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医学百科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损伤除了以焦耳公式为基础的热性损伤机制外,还有一个非热性损伤机制。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损伤除了以焦耳公式为基础的热性损伤机制外,还有一个非热性损伤机制。


  电流通过人体组织可使组织去极化(depolarization)。电流通过脑部,脑部细胞去极化可出现昏迷,呼吸、心跳中枢受抑制。当电流通过心脏时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甚至心搏骤停。作用于骨骼肌、呼吸肌,发生强直性痉挛。电流直接作用于血管,使血管壁水肿、变性、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甚至坏死,血循环障碍,肌肉发生坏死,表现为夹心样、渐进性坏死。如面积过大,常多引起大量肌红蛋白、血红蛋白释放,K+外逸致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肝脏损伤、急性肾衰竭、心搏骤停。

  当电流通过组织细胞时,可使细胞去极化。足量的电流还可使神经细胞和纤维产生原发性炎性反应,随之出现继发变性反应。直流电对细胞蛋白质还可产生电解作用,如将针状白金电极浸于新鲜卵蛋白或肌肉、肝脏组织中,在阳极起酸性反应,在阴极起碱性反应,可造成组织、细胞代谢障碍、炎症反应甚至结构破坏,发生变性坏死。

  人体被电烧伤后,有所谓肌肉的“渐进性坏死”及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损伤表现。人体在触电后,细胞发生“休克”,钠泵失效,细胞内能量产生系统发生障碍。同时,电损伤激活磷脂酶A,此酶作用于细胞膜上胆固醇、甘油三酯结合的磷脂,引起花生四烯酸产物PGF2X及TXA2释放,造成微循环中白细胞黏着及血管痉挛,导致组织继发坏死。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局部及全身应用抗血栓素及非特异性前列腺素阻断物,可使电烧伤坏死长度减少,一些动物可完全避免肢体坏死并恢复一定程度的功能。1987年,有人提出了细胞膜的电崩解机制,在电烧伤中存在非热性损伤因素,并提出强电场对细胞膜有一种“电致微孔”作用(electroporation),即在强大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内、外液和膜内、外层面导电性悬殊,造成经膜的高电热,使细胞膜上产生许多小孔,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大分子蛋白质及DNA等漏出,细胞内游离钙增多,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增多,细胞内、外电化学平衡改变,最终导致细胞膜的崩解和死亡。这种渗透性的增加在小于阈值的电场作用下是可逆的,当电场超过一定程度后,将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崩解,从而形成早发的和迟发的细胞损伤,并可将与电场排列并行的骨骼肌破裂,但不产生导致烧伤的热量。这个机制可能是迟发性神经损伤和进行性肌肉坏死的因素之一。在短时间触电引起的电烧伤中,这种真性电损伤较明显,而长时间的触电,以电产热造成的损伤为主,可掩盖细胞膜的电性破裂损伤作用。

关键字:电损伤,损伤机制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