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化学战剂——芥子气皮肤损伤和中毒机制
化学战剂——芥子气皮肤损伤和中毒机制
时间:2015-10-09 10:33:01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临床烧伤外科学
现有的花谢战剂中可引起皮肤损害的以糜烂性毒剂为主,临床上有用芥子气和氮芥的稀溶液治疗皮肤病牛皮癣和白癜风,使用不当也可造成皮肤损伤。此外,某些刺激剂污染皮肤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

  现有的花谢战剂中可引起皮肤损害的以糜烂性毒剂为主,临床上有用芥子气和氮芥的稀溶液治疗皮肤病牛皮癣和白癜风,使用不当也可造成皮肤损伤。此外,某些刺激剂污染皮肤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

  芥子气的化学名称为2,2’-二氯乙基硫醚,为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黄、棕以至黑褐色液体。纯品稍有大蒜气味,工业品有较浓的大蒜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芥子气经皮肤吸收快,与皮肤黏膜接触10-15min后大部分被吸收,吸收速度为1-4ug·min/cm2,其中约12%的芥子气固定于局部引起皮肤损伤,其余大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在全身均匀分布。游离液态芥子气在血液中迅速消失,一般不超过30min。代谢产物无毒,由尿中排出。

  液滴态芥子气皮肤中毒的致死剂量为70-100mg/kg体重。

  芥子气是典型的双功能烃化剂,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和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在体内,芥子气主要与核酸、酶、蛋白质及氨基酸等生物大分子作用,特别易与DNA起烃化反应,是引起机体广泛损伤的生物学基础。

  芥子气对皮肤的损伤也是由于它对DNA烃化损伤作用的结果。芥子气皮肤染毒有两个反应期:立即反应期,以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和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为特征。此期只限于血管通透性增强,体液渗出和局部粒细胞浸润。迟发期,以表皮基底细胞死亡为特征,表现皮肤及深部组织坏死,最后形成溃疡。皮肤组织是芥子气中毒的主要途径和损伤的重要部位,导致一系列中毒和防治特点。

  皮肤染毒在红斑期可见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张充血,血浆、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渗出。水疱期可见皮肤基底层细胞分离,内含浆液纤维性渗出物。水肿、坏死可波及真皮及皮下组织。坏死溃疡期在坏死组织基底部除白细胞浸润、脓细胞形成以外,尚有大量崩解的细胞核碎片,并可见纤维母细胞增殖,感染后可见局部充血、广泛炎细胞浸润及水肿。

关键字:化学战剂,芥子气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