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复合伤是指人体在遭受放射性损伤的同时,又受到诸如机械性损伤、烧伤或冲击伤。这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类复合伤,也是战时核武器爆炸时最为常见的损伤。
临床特点
1、病死率高
如单一伤伤情在中度以上,复合伤的病死率超过单一伤病死率之和,即发生相互加重的复合效应。
2、休克明显
单纯放射损伤除非收到很大剂量照射,一般不发生休克,或不发生严重休克,而当复合烧伤、创伤后,休克发生早、发生率高,伤后早期可发生休克。主要原因是烧伤因素,休克发生率随烧伤伤情加重而增高,与照射剂量也有一定关系。在同样烧伤伤情下,照射剂量较大者,休克发生率也较高。进入放射损伤极期的主要表现,由于严重出血综合征大量出现而发生出血性休克,也可由于严重感染而发生中毒性休克。出血、感染是放射病极期的主要表现,放射复合伤时尤为严重,休克也就更为常见。因此,防治早期休克是避免早期死亡的关键,对全身出血、感染的控制是防治极期休克的主要途径。
3、感染率高
单纯放射损伤、烧伤。创伤时的感染就很突出,复合后感染常发生更早、更多、更重。这主要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网状内皮系统的杀菌功能受到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所致。感染可表现为创面或伤口感染。多处局部感染和全身性感染。
创面和伤口感染是在局部屏障破坏、全身抗感染功能下降的基础上发生的。局部感染除发生在体表外,还多发生在口腔和咽喉部、肺部和肠道,有些局部感染可发展为全身性感染,或成为全身感染的局部病灶。
全身性感染主要表现为脓毒症,病程中一般有两个高峰期。一为早期,即休克刚过或与休克重叠发生,为早期脓毒症;另一是大致相当于放射损伤的极期,可发生体温升高,但也常见体温降低,严重病例可先高温而转为低温期,或一开始即低温,出现体温持续降低标志病情危重,预后险恶。
4、造血系统功能破坏
复合伤较单纯放射性损伤出现的骨髓破坏更为严重,并且出现时间早,表现为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下降较快。重度放射病时,白细胞大多在伤后11d起才低于0.5*10的9/L。
放射损伤、烧伤、创伤和放射复合伤各对造血的影响不同,各队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的影响不同。一般而言这些最重要的效应反应在干细胞、祖细胞和具有分裂功能里的幼稚细胞上。
5、创伤愈合迟缓
放射损伤的全身效应,对创面、伤口均有明显影响。此时创面、伤口感染提早加重,发生更为严重的出血、水肿,难以形成分界性炎细胞浸润,坏死组织不易分离,纤维蛋白不易被溶解。这不仅会延缓创面伤口的愈合,还会持续加重全身的不良影响。如果受照剂量很大,可直接抑制伤口愈合细胞的再生,如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角沅细胞、成骨细胞等。放射线还可影响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
对于植皮手术,放烧复合伤在伤后24h内施行的切痂植皮手术,皮片成活较好,但取皮创伤和供皮区的愈合可能受到全身的影响。切痂用异体皮覆盖,利用机体放射复合伤时免疫功能明显抑制,延迟和减轻对异体皮的排斥反应,更为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