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感染人数近2.4亿人,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因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恶性疾病。而在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慢性乙肝患者达到2000万人,病毒感染率约达60%-70%。
HB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以及性接触等方式传播,其传染能力比艾滋病毒HIV高出百倍。目前,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急性感染者中约90-95%的感染者可痊愈,而慢性感染者中绝大多数仅仅为病毒携带者,并不会出现严重病变,发展成慢性肝炎患者仅占5-10%。担忧的是,慢性乙肝患者还没有能够治愈的药物,但是需要接受合理治疗和调养,才能确保病情保持长期稳定。
HBV致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被研究清楚。已有研究表明,HBV并不直接杀伤肝细胞,而是引发免疫应答异常,导致继发性炎症和肝细胞损伤。但是对与病毒如何实现免疫逃逸还有很多未知。
近期,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UNIGE)的研究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了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抵御HBV感染,而病毒又如何进行反击的机理。这一最新研究加深了对HBV的认知,有望给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新靶点。
功臣与逆贼:宿主细胞与病毒之间的战役
细胞会生成防御蛋白,构成对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这些保护因子是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细胞如何防御HBV感染、哪些保护因子参与其中却知之甚少。HBV感染肝细胞后,环状病毒基因组会进入细胞核中,独立于细胞染色体而存在。但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日内瓦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Michel Strubin教授与法国里昂大学和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合作发现,宿主细胞的一种蛋白复合体Smc5/6能够识别HBV基因组,作为保护因子抑制病毒基因表达,阻止新病毒的生成。
但是,病毒也携带有保护自己的“武器”。Smc5/6蛋白复合体的防御本来应该能够控制住病毒,但是病毒却对其做出反击。HBV能够表达一种小蛋白——X蛋白,瓦解Smc5/6,并将保护蛋白运输至溶酶体降解。逃脱Smc5/6的防御线后,病毒能够生成更多的新病毒,感染邻近的细胞,从而导致病情发展。
药物新靶点:抑制病毒X蛋白这项研究给乙肝病毒治疗药物提供了新靶点,通过靶向X蛋白,阻止病毒免疫逃逸。吉利德研究人员Simon Fletcher博士表示,这一新机制的发现将有望为X蛋白抑制药物提出背景支撑,这也是基础研究的意义。
此外,研究团队还对这一机制是否适用于其他传染性病毒感兴趣。考虑到疱疹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等都与HBV一样,拥有独立于细胞染色体的环状基因组,研究团队正通过深入研究,确定Smc5/6蛋白复合体是否可以靶向这些病毒,而这些病毒又是否能够产生特殊蛋白进行反击。如果与HBV研究结果一致,那么,阻止病毒蛋白破坏Smc5/6也许是预防这些高发传染疾病的一种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