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全民痛风日:全国有近八千万痛风患者
全民痛风日:全国有近八千万痛风患者
时间:2017-04-21 11:43:34  作者:editor  来源:网易
 4月20日是“全民关注痛风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维教授介绍,在正常嘌呤饮食条件下,如果不在同一天检查,只要有两次血尿酸水平大于420umol/L则为高尿酸血症,如果尿酸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则可能诱发痛风。为了让大家都能记得“尿酸大于420u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这样一个诊断标准,医疗界倡议将每年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

  4月20日是“全民关注痛风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维教授介绍,在正常嘌呤饮食条件下,如果不在同一天检查,只要有两次血尿酸水平大于420umol/L则为高尿酸血症,如果尿酸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则可能诱发痛风。为了让大家都能记得“尿酸大于420u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这样一个诊断标准,医疗界倡议将每年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接近1.7亿,发病率达到了13.3%,且持续上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后的“第四高”。同时,痛风病人也已超过了7800万。

  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凌光辉介绍,湘雅二医院参与的一项全国风湿病数据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48.28岁,男女比例为15:1。然而,发病年龄逐步趋向年轻化。在凌光辉的痛风专病门诊,30岁左右的痛风患者很常见,几乎每次门诊都能遇到,还有不少3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统计了2002年至2016年收治的痛风病人数据,结果显示:近15年来痛风患者平均初发年龄为41.5岁,40岁以下初发病者占70.3%。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以来,该院门诊痛风患者明显增加,近3年更是逐年递增10%以上,甚至2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也越来越多,最小的痛风患者只有15岁。

  病因:年轻人痛风因压力过大

  近年来的分析发现,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凌光辉表示,现在加班熬夜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不可避免,过度劳累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如果长时间紧张工作,过度疲劳,就有可能诱发痛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王莘智主任也表示,城市年轻人学业、工作紧张,加上长期在桌前长时间静坐,缺乏锻炼。一部分年轻人选择聚会作为解压的主要方式,过量摄入肉类,特别是动物内脏、海鲜,过量饮酒等;也有一部分年轻人用快餐、垃圾零食解决中餐问题,而这些食物大多是高脂、高糖、高嘌呤的食物。需要提醒的是,因为上述原因,肥胖人群也逐渐增多。肥胖不仅是痛风的风险因素,也是痛风年轻化的高危因素。

  症状:痛风初期无症状不等于无病

  痛风、高尿酸血症可以导致肾衰竭、尿毒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因为发病人数众多,可以称为常见病,但绝不能称为小病。在痛风早期,关节肿痛来去迅速,容易让人精神麻痹。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更是毫无症状。但无症状绝对不等于没有病理损害,无声的杀手才是最可怕的。

  由于痛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身边不乏“资深患者”,更兼现在微信微博等媒介非常发达,别人介绍吃什么药,自己也购买几盒试试。但要知道,没有专科医生的指导,随意服药可能造成肝损伤、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治疗:汉族人尿酸高慎用药

  武汉同济医院临床药师张杨博士完成了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成左右的汉族人的基因特点与降尿酸常用药别嘌呤醇片存在严重过敏反应。

  武汉协和医院副主任药师韩勇说,别嘌呤醇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但是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容易引起严重的皮肤反应。究其原因发现,这类过敏与人体内某种基因有关,携带这种基因的患者用药后过敏的风险为正常人的80-97倍。而中国汉族人群中这种基因突变率约14%-20%,也就是,约有一成左右的汉族人服用别嘌呤醇后引发过敏。早在2008年,美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地就要求对汉族人使用别嘌呤醇前做基因检测。但目前中国只有像武汉协和医院这样极少数的大型医院具备检测设备和能力。

  尽管如此,也不必过于担心。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曾天舒提醒,尿酸高未必首选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其实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90%-95%的人与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有关,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因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导致轻、中度尿酸偏高,首先不应是吃药,而是停吃这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一段时间后,尿酸可以慢慢降到正常。如果尿酸还降不下来,可服用促尿酸排泄的安全性高的小苏打片。如果一定要服用别嘌呤醇片,应在服用后注意观察,一旦出现皮疹、瘙痒、高烧等过敏反应应尽早就医。

关键字:痛风,高尿酸血症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