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谈医疗器械的共享与危机
谈医疗器械的共享与危机
时间:2017-06-12 09:42:43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健康界
医疗行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飞快,很多医疗器械销售人员都知道这是个黄金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身处这个行业中心的你除了看到大环境的如火如荼及发展机遇,是否和《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两只小老鼠一样,能嗅到潜藏的危机,并迅速采取行动,应对变化?

  潜藏的危机

  医疗行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飞快,很多医疗器械销售人员都知道这是个黄金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身处这个行业中心的你除了看到大环境的如火如荼及发展机遇,是否和《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两只小老鼠一样,能嗅到潜藏的危机,并迅速采取行动,应对变化?

  我国医疗器械现状

  医疗器械是健康服务业的支撑产业,也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年销售额达2000亿元。但繁荣背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面临科技创新水平较低,高端医疗器械基本被国外垄断,自主创新领域遭遇贷款、融资难等一系列难题,严重影响整个产业发展。

  医联体

  对各地医疗机构而言,医联体其实并不陌生。它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近年地方陆续探索建立的“医疗集团”“医疗共同体”,以及有托管、帮扶、支援关系的医疗机构,都是医联体。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所说的“全国已有205个城市探索”“有4种较为成熟的模式”恰恰说明医联体发展之迅速。医联体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01.医疗资源总量短缺

  02.医疗费用不断增长

  03.药品价格虚高

  04.各个医院不能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

  05.人力资源整合需要突破

  业内解读

  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力推医联体建设,主要指向打破按照行政层级配置的原有资源布局,实现在医联体内部的合理资源配置和流通。换言之,将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搭配成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让不同层次的疾病患者更容易找到适合他们的医疗服务,而非一定要找最好的医疗服务。

  第三方服务机会涌现

  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下称“32号文”)提出,要“鼓励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正是呼吁解锁医联体内部共享机制——推动三级公立大医院主动共享技术,培养基层人才,共享检验、化验、影像等医疗资源,让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接待并留住病人。当然,这还需要医联体产生决策机构,代表公共利益行使调配权,对管理手段、经济杠杆、医保支付等激励方式进行配套改革。

  仔细对比去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32号文两个文件发现,对于医联体内部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提供一体化服务的表述,后者把“依托牵头单位”剔除了,仅保留了“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

  有医疗器械市场的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改动或将有利于各种提供相关的第三方服务的企业以及有能力托管医联体内相应中心的企业。

  资料显示,目前独立医学实验室的龙头企业们在全国中心省市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市场规模5年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

  病理医生集团

  同时新的合作项目仍在不断出现。“推出远程病理协作网和成立病理医生集团,是我们以市场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共享病理医生这一稀缺医疗资源的一个有益尝试。”3月宣布成立我国最大的病理医生集团,并启动全国首个远程病理协作网的广州金域检验集团董事长梁耀铭表示,目前该机构现有600多名国内外合作病理医生,将通过首个远程病理协作网向全国13000多家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病理诊断服务,解决基层病理医生严重短缺问题,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助力分级诊疗,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也有研究者提出,从目前试点地区医联体的组建情况看,公立医疗机构间共建共用的中心更多仍是依托牵头的三级医院。而厂商牵头所建的第三方检验检查中心,所承接的基层医疗机构委托业务,随着医联体探索建设的深入也可能出现生存受挤压的局面。“未来发展的判断,还得看各地后续政策的具体导向。”

  基层器械耗材“升级”空间

  对于有意实现进口替代的国产器械厂商而言,以医联体为载体的分级诊疗,正在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国家持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又提出县域内就诊率要求达到90%,直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不难推断,基层医疗机构对性价比高的国产医疗器械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事实上,目前与高端市场进口替代乏力相比,在二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国产品牌往往能凭借价格优势和政策支持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政策解读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在解读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时也指出,要通过“患者不动,标本动、信息动”的方式,逐步实现“基层检查、医院诊断”的模式,患者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的检查检验服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让患者在基层也能感受同样优质的诊疗服务,逐步获得群众的信任。”

  从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到“基层检查、医院诊断”的模式,业内人士点评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医联体内部的检查设备耗材使用打通,基层医疗机构检查能力的提升。在医联体牵头医院完成布局的医疗器械企业,有望快速将销售覆盖整个医联体,销量取得更大突破。

关键字:医疗器械、危机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