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在医学界应用推广,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外周神经缺损成为神经缺损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现今,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集中关注两个问题:1、选择合适的材料,改进制作工艺,协调导管的理化特性与神经再生之间的关系,使导管尽可能地适当自体神经的微环境要求。2.引入适当的导管内充填物,改进和增强导管的促再生功能,以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与速度。
传统的神经移植方法包括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和异种神经移植、自体神经移植由于来源困难,且有供区瘢痕、神经瘤形成、运动感觉障碍、误向支配等问题,无法满足临床需要。异体神经和异种神经移植面临免疫排斥反应,移植神经结构被破坏,基底膜管壁塌陷并纤维化,再生轴突无法通过,常导致移植失败。许多学者试图用其他组织替代来弥补以上不足,早期采用动脉、静脉、筋膜、输卵管、羊膜、无细胞肌肉等进行神经桥接,但效果均不满意,因此,神经导管支架成为神经缺损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其基本要求包括:1、生物降解可吸收性:即材料在细胞生长、繁殖和组织再生过程中能逐渐降解吸收。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即支架材料及其降解产物对组织细胞无毒性和致突变作用,植入体内无抗原性和致畸作用。3、良好的表面活性:即材料表面能使细胞良好的黏附和生长。4、可塑性和适宜的力学性能:即易于加工成型。能够在体内外承受一定的压力,并在一定时限内保持其外形和结构的完整性。5、一定的导电性:已有实验证明,良好的导电性能够促进、刺激、引导神经细胞生长及轴突再生。6、具有三维立体多孔结构:这种结构可提供宽大的表面积和空间,利于细胞黏附生长、细胞外基质沉积、营养和氧气进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也有利于血管和神经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