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神经参与表皮细胞(角质细胞和Langerhans细胞等)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节。反过来,感觉神经纤维的再生和维持也受到它们的靶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基底部表皮细胞和基质分子。离体人皮肤感觉神经再生模型,可用于研究多种植物的感觉恢复、神经性疼痛和随后产生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
表皮细胞(图片来源于网络)
Taherzadeh等(2003)在正常或(挤压)损伤的人皮肤冰冻切片组织上,体外复合培养成年大鼠感觉神经72h,采用生长相关蛋白-43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神经细胞胞体置于皮肤切片的不同区域后细胞轴突长度变化。结果在正常皮肤的表皮部位,感觉神经的轴突缩短,当这些细胞被放置在正常皮肤的真皮-表皮连接(DEJ)处时,其轴突明显伸长,而在神经细胞位于受损皮肤的DEJ处时,其轴突改变最为明显,表明皮肤不同组织学部位存在不同的感觉神经再生的环境因素(包括细胞、ECM和神经营养因子)。
推测正常皮肤DEJ环境有维持感觉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作用,而受损皮肤及其依附的基质环境发生改变,可能是促使神经轴突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与Taherzadeh等组织切片的表皮部位观察到的结果相反,Gingras等(2003)在单纯的胶原凝胶上培养(14d和31d)小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可见成倍的神经轴突消失,但如果在其中加入人角质细胞则可完全避免神经轴突数量的急剧减少。两者生产明显不同的结果可能与培养的环境不同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