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日本科学家首先通过导入四种转录因子,使小鼠的成纤维细胞具备胚胎干细胞的表型和功能。2007年,利用类似技术,将人皮肤细胞诱导成类胚胎干细胞。由此,科学界提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概念,即通过细胞内部重新编程,使成体干细胞具备胚胎干细胞的功能。今年8月26日,英国科学家利用iPS技术成功将人皮肤细胞转化为肝细胞。
成体干细胞也可以突破胚层限制,分化成其他组织的功能细胞。成体干细胞具有这样的“横向分化”能力,突破了其分化能力的限制,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多能干细胞替代胚胎干细胞进行干细胞治疗,这是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另一条“蹊径”。
干细胞的研究几乎涉及到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所有研究领域。干细胞疗法的应用几乎涵盖了目前临床上的所有疑难病症。8月24日,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又发明了利用合成基质体外培养干细胞的方法。这预示着大规模制备干细胞的技术瓶颈即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