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粘合剂的使用历史悠久,但直到近儿十年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36年德国Kulzerr公司上市了以甲基内烯酸甲醋(MMA)为主体的牙科粘合剂。自70年代开始,随着医用高分了材料学科的迅速发展,医用粘合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也不断扩展,单是以α-氰基丙烯酸烷基醋为主体的医用胶,其临床应用病例便超过了100万例,80年代初,生物医用胶也开始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医用粘合剂的发展更为迅速,逐步实现了品种多元、功能专一的系列产品,在医疗上作为皮肤、血管、脏器和止血粘合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医用粘合剂的种类很多,按其材料性质可分为化学粘合剂和生物粘合剂。按其用途,其粘合作用在人体生物细胞中涉及以下儿个方面:(1)细胞之间的粘合;(2)人体内部活性组织与无活性部分的粘合;(3)人体组织与外部物质之间的粘合。其具体分类为:软组织用粘合剂、牙科用粘合剂、骨科粘合剂及皮肤用压敏胶。
理想的医用粘合剂应该具备以下性质:
(1)安全、可靠、无毒性、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妨碍人体组织的自身愈合
(3)无菌且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无菌
(4)在有血液和组织液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5)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实现快速粘合
(6)具有良好的粘合强度及持久性,粘合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7)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
(8)达到使用效果后能够逐渐降解、吸收代谢
(9)具有良好的使用状态并易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