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关注隐性心脑血管病
关注隐性心脑血管病
时间:2013-04-23 17:14:35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CMBI
隐性(Silent)心脑血管病亦称为未识别(Unreconized)的心脑血管病,俗称为“无症状型”(Asymptomatic)心脑血管病。

    隐性心脑血管病亦称为未识别的心脑血管病,俗称为“无症状型”心脑血管病。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动脉瘤、脑卒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等。其发病率约占各种心脑血管病的25-50%。在老年、妇女、有糖尿病和肾脏并发症患者、吸烟人群发病率更高。由于缺乏典型心脑血管病症状(如胸痛等)极易误诊、漏诊和不被重视,从而错过早期防治和及时救治的机会,其死亡率约比有症状的“显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高5-10倍(2.4-17倍)。十年的死亡率可达84%以上。在美国因隐性或无症状的心肌梗死和脑梗塞每年死亡人数约有20-40万人,其死后解剖90%以上都有心脑血管病的病理表现。必须极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除了无症状的心脑血管病以外,一过性缺血性状态和心脑血管的微梗塞,由于发病时间短,梗塞范围小,亦极易被忽视,所以亦是一类隐性心脑血管病,其发病人数可能更多,据调查美国每年约有500万人次发生TIA,其中17%的人可以演变成脑卒中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约有25%的人会发生微栓塞。近年来应用介入性治疗和动脉内细胞治疗,以及一些过度和不适的检查治疗,亦可以促进微栓塞的发生,并可引起心肌梗塞和脑卒中。但是,关于这些隐性心脑血管病的界定、范围、发病和死亡率,预后的评估等,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科学和临床调查和研究,目前都难以确定。

    隐型心肌缺血或梗塞,仅有小于10%的患者有轻度心前区疼痛或非典型心绞痛症状。依靠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Q波和ST段的变化的检出率亦较低,一般只有5-10%,必须应用12道联的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才能提高检出率,其检出率约可达20%以上,但易出现假阳性;最好应用加强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动脉灌流造影检查(血管内造影)和分子成像等现代影像技术,才能有效检出隐型心肌缺血和梗死,但费用高,不易普及。隐性脑卒中一般也无自觉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定位体征,需要应用脑CT、MR、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才能明确诊断。虽然一些化验检查如血脂水平、心肌激酶、肌钙蛋白、高效CRP、NT-ProBNP、cTnC、炎症因子、粘连素、选择素、MMPs、尿酸、HCY、尿蛋白等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隐性心脑梗死的参考指标,但不特异,都不能作为“隐性”的特异的标记物。迄今还没有十分有效、快速、实用和特异的诊断“隐性”心脑血管病的Biomarkers。应用Framingham Rish Score 可以对一些隐性心脑血管病进行风险评估,但目前仍无统一、有效、实用和公认的数据和标准。

    关于隐性心脑血管病,“隐性”的机制目前还不了解。缺血和梗塞血管的数量、范围、程度、部位、轻重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病变的“轻重”与“隐显”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轻”可“隐”,亦可“显”;重多“显”,亦可“隐”。这主要是由於疾病本身和患者的“表型”所决定的。老年人痛觉和反应迟钝,糖尿病人末梢神经损伤、吸烟者反应阈值升高可能是多发“隐性”的一个原因。心脑顿抑和体内阿片肽的升高亦可能是“隐性”的一个重要发病机理,但这一切亦都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多是一些推测,多需科学证明。

    隐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与显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一样,主要是针对危险因子的防控,进行降压、调脂、抗凝、抗血小板、抗炎、抗糖尿病的治疗。明确诊断以后,可以采用介入和手术治疗。其防治关键是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干预。我们必须应用现在分子遗传学、影像学和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寻找到隐性心脑血管病的表型特征、隐性机制、标记分子和危险因素,才能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才能有效防治隐性心脑血管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于隐性心脑血管病,早在1912年Herrick就已报导,现在已有百年历史。但由于它的隐匿性、症状和体征不确定和可变性,必须依赖现代特殊的影像和诊断技术的检查才能发现。因此,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它的系统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缺乏对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的认识。至今我们还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调查、发病机制的研究,亦缺乏十分有效的Biomarkers和切实可行的临床诊疗指南。它仍然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老问题、新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其定义、范围、分类、病程、机理、诊断、转归、防治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界定。我们需要科学、全面、系统地认识和重新评估隐性心脑血管病。

关键字:心脑血管,隐性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