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急诊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急诊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时间:2013-05-29 10:04:10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再生医学网
在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手术切口的感染,而急诊手术是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我院为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急诊手术量占总手术量的40%,自2010年以来,我院手术室针对急诊手术感染的原因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在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手术切口的感染,而急诊手术是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我院为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急诊手术量占总手术量的40%,自2010年以来,我院手术室针对急诊手术感染的原因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急诊手术感染的因素与途径

    1.1 易感因素

    (1) 患者切口皮肤引起感染。开放性损伤患者由于其皮肤的完整性受到了损伤,屏障功能被彻底破坏,皮肤丧失了正常的防御功能,而导致细菌进入机体引起切口的感染;闭合性损伤患者,在进行皮肤清洗和消毒时,处理不规范,导致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加。

    (2)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异常。外伤患者由于创伤的影响,会出现组织出血、缺血、水肿等反应,这些反应会导致巨噬细胞在局部向微生物趋化聚集而导致炎性反应。

    (3) 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开放性损伤患者一般都伴有局部血管损伤、脏器破裂、穿孔等,由于突发的创伤和大出血,患者的血容量急剧下降,导致机体的低抗力下降,增加了切口感染的风险。

    (4) 术中因素。术中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不规范、植入物灭菌不合格、组织创伤大、止血不彻底、局部有积血积液、有死腔或失活组织、手术时间长、留置引流等均可引起手术切口的感染。

    1.2 感染途径

    (1) 患者自身的皮肤状况。由于患者自身携带有致病菌,当皮肤清洁不彻底时,导致皮肤细菌通过切口进入组织引起感染。

    (2) 污染的外伤伤口、感染的病灶、空腔脏器病变。病灶上的细菌通过器械、敷料及手术人员的手向周围组织散布,污染正常组织。

    (3) 手术人员的操作带入。由于洗手不规范、术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手套污染、手套破损未及时更换、手术人员自身携带致病菌等。

    (4) 手术室空气。由于急诊抢救时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的配合,降低了手术间空气的质量,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

    (5) 随手术物品带入。由于手术物品过期、灭菌不合格、物品在保存的过程中被污染等。

    2 防护措施

    (1) 加强手术室的管理,限制参观人数,规范参加手术人员的着装,按规范进行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手术器械、手术人员手的监测,凡监测不合格者,及时整改。

    (2) 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及院感知识的宣教、指导工作,督促相关手术人员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对新入科人员,要进行规范洗手和无菌技术操作的培训。

    (3) 规范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外伤污染伤口应彻底清创,冲洗干净。接触空腔脏器的手术器械、物品必须单独放置,防止感染扩散,影响切口的愈合。

    (4) 提高外科手术的缝合技巧,缝合时不留死腔、坏死碎屑、线头,对合整齐。

    (5) 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注重术后的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可以进食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增强患者的体质,降低切口感染。

    引起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很多,涉及的方面也很多,需要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与手术患者共同努力、加强配合,只有在规范化的管理下,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充分改善手术工作环境,针对引起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原因,进行合理的防护与控制,彻底切断传播途径,才能避免和减少切口感染,使急诊手术患者能早日康复。

关键字: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