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左心耳闭塞预防房颤血栓的研究进展
左心耳闭塞预防房颤血栓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3-06-26 11:00:35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好医生
在我国心房颤动患者400余万。房颤患者随访研究显示5年中风的发生率高达20%。中风后一年死亡率达30%,5年内三分之一患者复发。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抗凝是防治房颤血栓栓塞事件有效的方法。

    在我国心房颤动患者400余万。房颤患者随访研究显示5年中风的发生率高达20%。中风后一年死亡率达30%,5年内三分之一患者复发。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抗凝是防治房颤血栓栓塞事件有效的方法。因需要反复监测凝血指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新型抗凝药物亦并非完美,出血风险依然存在。能否通过非药物治疗达到防治房颤引起的脑卒中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器械研制和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1.器械的研制

    国内外研制的封堵装置有十余种,基本结构是近似圆球形和双盘状,在心耳侧的盘片上有倒刺。已经临床应用的主要3种:PLAATO、WATCHMAN和Amplazer 封堵器。

    2.封堵方法与径路

    封堵左心耳的方法主要是经皮穿刺股静脉,穿刺房间隔,通过输送鞘管将封堵器送至左心耳内。对不宜经心内途径封堵的患者,可以通过经心内和经心包联合,经心包结扎左心耳的入口部。

    3.目前的临床研究

   3.1 PLAATO封堵器,自膨胀镍钛记忆合金笼状结构支架的外面包被可扩张的高分子聚合物膜,镍钛合金支架的杆上有锚钩。直径15-30mm。PLAATO试验共入选了111例永久性或阵发性房颤患者。5年的研究结果是在64例中,死亡7例,重症中风5例,小中风3例,可能的脑出血1例,心梗1例,心包压塞1例。每年中风发生率为3.8%,预测中风的发生率为6.8%。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和经费问题,该研究于2006年终止。

    3.2 WATCHMAN 左心耳封堵器,见图2。镍钛合金支架的近端表面覆盖聚酯膜,远端开放(心耳面),封堵器直径21-33mm。金属支架表面装有倒钩。 PROTECT-AF研究比较使用Watchman封堵器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选者为非瓣膜病的房颤患者,CHADS2评分≥1。 共入选了707例患者,按照2:1随机分封堵组和华法林组。技术成功率为91%。408例封堵组中,在植入术后45天时,86%停用华法林,接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6月,此后应用阿司匹林维持。在随访的18月中,封堵组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3.0 vs. 4.9%)。出血性中风低于华法林组(0.1 vs. 1.6%),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低于华法林组(分别为0.7 vs. 2.7% 和3.0 vs4.8%)。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高于华法林组(2.2 vs. 1.6%),主要是围术期的气栓。10.6%患者发生围术期的并发症,大量心包积液占4.8%,3例发生封堵器脱位,2例需要外科手术取出。植入组中因器械相关的并发症需要外科处理的占2.2%。没有发生与封堵器有关的死亡。

    3.3 AMPLATZER Cardiac Plug (ACP)系统 该系统由经房间隔的鞘,输送导管,和镍钛记忆合金自膨式ACP三部分组成。ACP为双盘状结构,中央为连接腰,心耳盘成圆柱状,表面有6组倒钩。心耳侧圆盘直径16-30 mm。封堵器大小的选择为左心耳最窄直径大10%-20%。 Amplatzer的first-in-man注册研究入选了143例患者,置入成功率为96.4%。术后TEE检查显示封堵器无移位,左心耳封闭完全,封堵器表面无血有栓形成。Amplatzer心脏塞 心包积液的发生率较低。与其他封堵装置相比,可重新定位,操作简便。无需TEE引导和全麻。

    3.4 Coherex Wave Crest 左心耳封堵系统 与WATCHMAN 左心耳封堵器结构相似,以镍钛丝组成的弹簧圈构成的半球形结构,表面覆盖PTFE的多孔膜,镍钛丝上有锚定的倒钩,可回收和定位。早期的植入9例中,2例发生血栓事件。对封堵装置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改进后应用了52例患者。其中单中心应用的10例患者中,1例发生血栓事件,无心包积液和血栓形成。临床研究的主要结果尚未公布。

    3.5经皮经心包左心耳套扎术 将头端带磁性的导引导丝系统经股静脉和房间隔穿刺途径送入左心耳的尖端处,与经皮经心包途径送入的另一头端带磁性导引导丝相互吸引,形成轨道。 再经心包侧的导引钢丝送入套扎线圈,在心耳的入口处结扎左心耳,见下图。

    在单中心非随机研究中,89例中85例获得成功(96%)。 发生不良事件3例(3.3%),为出血并发症,2例与心包有关,1例与经间隔有关。 未发生套扎相关的并发症,或血栓栓塞性卒中。以小于1mm残余分流为成功,在 90天的成功率为95%,1年为98%。 远期疗效正在观察中。

关键字:左心耳,房颤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