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首个人工肾“种植”成功 具尿液生成功能
首个人工肾“种植”成功 具尿液生成功能
时间:2013-06-26 11:44:49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好医生
通过使用洗涤剂灌注,研究者将大鼠的肾脏首先进行脱细胞(图1),以生成具有血管、皮质和髓质结构的无细胞集合管及输尿管系统“骨架”。

    通过使用洗涤剂灌注,研究者将大鼠的肾脏首先进行脱细胞(图1),以生成具有血管、皮质和髓质结构的无细胞集合管及输尿管系统“骨架”。为使肾脏的功能“再生”,研究者将来源于受移植大鼠的上皮和内皮细胞种植于上述大鼠的肾脏“骨架”,并将其置于一种全器官生物反应器内培育(图2)。

    在体外,当通过大鼠“骨架”固有血管床进行灌注时,上述经培育后的肾脏产生了尿液。当将其移植入提供了上皮和内皮细胞的大鼠时,大鼠循环系统即开始灌注,并最终通过输尿管系统成功地排出了尿液(图3)。

    在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年会时,有一场关于生物工程技术在肾脏病治疗中应用的专场报告。当时,报告者说,关于人工肾的生成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乐观地估计,大约在2030年人类或许可以用上各种人工器官。短短6个月后,首例动物源性人工肾已成功诞生。

    尽管该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人工肾应用到人体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首先,肾脏“骨架”从何而来?可以用尸肾,那意味着还是需要器官捐献者;目前的研究已显示人与猪肾脏的细胞均可被洗脱,而后形成“骨架”,也许,猪肾可以成为人肾移植的“骨架”来源;但目前尚不明确人体免疫系统是否会对外来的“骨架”存在排斥。其次,源于患者的哪些细胞类型可以用于种植?患者的血液细胞是否可以转化成为成熟的肾脏细胞?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关键字:人工肾,尿液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