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生物医用材料前景广阔
生物医用材料前景广阔
时间:2013-07-09 14:33:09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文库
近年来,全球生物材料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0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已达1650亿美元,其中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约占40%至50%。生物医学材料在2010年的全球市场规模达3209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0.8%,到2013年预期将可达4718亿美元。

    近年来,全球生物材料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0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已达1650亿美元,其中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约占40%至50%。生物医学材料在2010年的全球市场规模达3209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0.8%,到2013年预期将可达4718亿美元。主要市场增长动能来自于欧美国家老年人口数目不断提升及慢性疾病问题逐渐增加,从而导致对于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持续攀升。同时也可以看到生医材料不断的技术改良和人们对生物材料产品接受度的逐渐提升,也是生物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产业成为本世纪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

 我国潜在的生物医用材料植入消费市场庞大,民政部的报告中罗列出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我国现有的肢体不自由患者已超过1500 万,其中肢残患者约800万;由类风湿引发的大骨节病患者有数百万;冠心病患者已超过1000万;白内障盲人约500万;牙缺损和牙缺失患者高达3~4亿人;心血管病患者2000 万;需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2000万;伴随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9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69%)的骨质疏松患者7000万;每年由于疾病、交通事故和运动创伤等造成的骨缺损和缺失患者人数近1000万人;需要进行颅颌面和胸部美容整形的人数有数千万人。这还不包括数目庞大的各类软组织、血液和器官疾病患者人数。而我国目前人均医疗器械消费仅为5.46美元,远低于美国的309.77美元和欧洲的122.59美元。

 近几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制品达400多种,但产品及技术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大都属于国外厂商不愿意生产的初级产品,且质量不够稳定。在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出口产品多是技术低端的药棉、纱布、手套、按摩器具等,大宗进口产品则是心脏起搏器等高端产品。目前高端生物材料植入制品市场主要被德国贝朗医疗、美国强生、美国戈尔及美国巴德等国外大公司瓜分并赚取大量的利润。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生物材料产业也涌现出一些自主创新型的企业,广东冠昊生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首个产品“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已取代进口的欧美同类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

 当前,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取得了较多科技成果,但实验室成果与真正的产品还有一定距离,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这就需要科研人员、产业界及政府机构携手努力,为生物材料产业发展打造高效产业化平台。在如此形势下,东莞正在与华南理工大学紧密合作,在松山湖共建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重点建设的领域就包括生物新材料。巨大的挑战也孕育着极大的机遇,只要我们及时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认真规避风险,我们就一定能在生物材料领域打出一片天空。

关键字:生物医用材料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