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体中长期植入生物医用材料、常引起炎症。由于植入物中微量小分子物质渗出,刺激组织引起非感染性炎症。炎症过程较轻微,持续时间较短,1---2周基本消失。毒性较大的小分子残留物则引起炎症的时间较长,在材料长期刺激下或局部组织细胞长期受毒时,产生的慢性炎症将对机体造成不良后果。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用装置植入体内后,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粱性炎症,发生率在1%---10%之间,引起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植入物灭菌不彻底或植入物被污染。例如,近几年大量用于整形外科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组织填充假体,由十多种原因,手术后的感染发生率较高,局部发生感染并发症的病人,植入材料的局部组织出现红肿、水肿、脓肿、坏死,当炎症转为慢性后出现肉芽肿,严重者发生全身脓毒败血症。造成细菌性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植入手术过程中对皮肤和组织造成损伤体内组织的机会;
(2)植入生产过程中已被细菌污染的材料和制品或无菌材料已被污染;
(3)植入材料能抑制体内的抗炎防御系统的反应性。增加了局部组织易感染性;
(4)植入材料能抑制和吸附补体C3a、C5a,增加多核白细胞在植入物附近局部组织中的数量,使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能力减弱。
近几年发现,材料表面对血液中复合补体系统的C3a、C5a有激活或抑制的不同作用。弄清楚不同生物材料对复合补体C3a、C5a的作用,在抑制或增强生物材料抗感染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