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常识 -> 最新研究发现了干扰素抗病毒的新机制
最新研究发现了干扰素抗病毒的新机制
时间:2013-07-12 10:02:05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生物通
据悉,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而其中“干扰素-a”是用于治疗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尽管医学界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和证实了“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但对于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仍有许多不解。

    据悉,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而其中“干扰素-a”是用于治疗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尽管医学界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和证实了“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但对于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仍有许多不解。
 
    “外体”是一种由细胞主动分泌出的大小介于30至100纳米间的微囊结构,它在细胞间的通讯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参与了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外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促进肿瘤生长或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但“外体”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到底有何作用,迄今未有研究结果。
 
    袁正宏课题组研究发现,在肝脏中,肝非实质细胞中的主要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竟会分泌“外体”,并且在“干扰素-a”的诱导下,分泌出的“外体”会抵抗或清除乙肝病毒感染。
 
    为此,袁正宏课题组综合运用蛋白印迹、生物芯片和核酸定量等方法发现,经“干扰素-a”诱导细胞分泌的“外体”中富含多种抗病毒成分。他们发现,经“干扰素-a”处理的肝非实质细胞所分泌出的“外体”除可抑制乙肝病毒外,还具有抵抗丙肝病毒、鼠肝炎病毒和腺病毒复制、侵袭的本领。
 
    据悉,袁正宏课题组已将有关“干扰素-a”处理细胞分泌“外体”用于抗病毒治疗的工作申请了国家专利,相关临床前研究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关键字:干扰素,抗病毒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