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成体皮肤细胞“重编程”为类似干细胞的技术是一项重大科学发现,它为研究 胚胎干细胞 应用潜力提供了一条不受伦理问题阻碍的方法。目前,有研究者利用成体猪构建了这种重编程干细胞。由于猪是一种生理上与人类非常相似的大动物,所以该工作为研究这种新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的治疗性潜力提供了一种很有价值的模型。
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多种动物成功构建iPS细胞,包括小鼠和人类。这两种系统都能帮助研究者回答关于这些细胞的许多生物学和遗传学问题,但是距离临床仍存在着障碍。在未通过动物模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测之前,不能在人体中检测这些iPS细胞,但是由于体型、生理以及寿命等方面的差异,小鼠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及其同事们找到了一种更好的临床前动物模型:猪。这种大型动物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它们在医药领域已经有了不少的贡献,如:利用猪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 或利用猪心脏瓣膜进行外科移植。
该研究小组通过改进现有的iPS技术,成功的利用一种小型藏香猪(其体型小巧,便于饲养和维护)构建出了干细胞系。生化分析表明,这些细胞表达的关键蛋白质能够证明它们是“干细胞”,而且具有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动物相比,这种猪iPS细胞更容易与人干细胞整合,这进一步证明了它们在临床前研究中的价值。研究者们认为,猪iPS这项令人激动的新兴技术的出现,将会使该领域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