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是人体内众多生理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如果人缺乏维生素C,就会患上败血症等疾病。在自然界,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能在体内自行合成维生素C,但奇怪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部分灵长类高级动物却不具备这种能力。有专家推测,这种能力的缺失源自于4000万年前的基因突变。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纳奥米·泰勒和她的科研小组通过研究发现,在人体内,维生素C氧化物的“运输”是由一种名为Glut1的蛋白质来完成的,Glut1又称葡萄糖转运蛋白,是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重要载体。
泰勒发现,Glut1蛋白只出现在不具备维生素C合成能力的生物的血细胞里。有趣的是,一身二职的Glut1蛋白在运输过程中,会对维生素C给予“优先”的待遇,然后才去运送葡萄糖。正是这种蛋白质的存在,维生素C的氧化物才能迅速被血细胞吸收,然后转化为新的形式,方便人体吸收。
39 美研究显示免疫细胞有时会促进癌细胞生长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体的免疫细胞虽然能够抵御外界细菌的入侵,但在特殊条件下,免疫细胞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生长。
据英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阿尔法伽利略"科学新闻网站3月28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戴维·德纳多在柏林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上,报告了癌细胞是如何利用免疫细胞在体内快速生长和扩散的。
德纳多说,受伤感染细菌后,人体能很好地保护自身。免疫细胞能识别病原体,引发炎症以限制感染。伤口愈合时,炎症消退,免疫细胞也撤退。有些免疫细胞遇到癌细胞时也会引发炎症,但与普通创伤不同的是,这些免疫细胞通常不撤退,而是产生一种持久的慢性炎症,"因此被称之为永不愈合的肿瘤创伤"。
德纳多说,在肿瘤创伤愈合过程中,被吸引到伤口处的免疫细胞不仅抗击入侵者,同时也产生生长因子,允许癌细胞继续增生扩散。此外,人体内也会有新血管形成,向受伤组织提供氧和营养物。"这种新血管通常能加速伤口愈合,但癌细胞会利用它们来增生"。
德纳多说,他们正在研究阻止这类发炎过程的方法。有关研究已经表明,有些类型的肿瘤很少在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身上发生转移,因为阿司匹林能抑制发炎,因而能阻碍肿瘤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