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产品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差错本刊特邀东南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郭维图教授共同探讨注射剂生产设备的发展方向。郭维图教授在采访中明确指出,市场竞争目集中在质量和科技含量的竞争,优质优价的思路逐渐在决策者思想中确立,所以,高技术含量必然带来高附加值的观点正逐渐被理解。
注射剂顾名思义是通过肌肉或静脉给药的一剂型,它可分粉针(含冻干)剂、小容量和容量注射剂(包装形式又有玻璃瓶或塑料瓶、袋)。包装形式不同,其所用生产设备也不同。由于注射剂疗效快、效果好,所以市场需求增长迅速。随着中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悉,每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加,城市较偏重于使用粉针或卡式瓶,农村较使用水针剂,因此,对生产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在GMP认证前,大多是单机操作,GMP认证促使实现注射剂生产的联动化和自动化。但随着对药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注射剂要求加严格,旧机型难以满足质量和产量要求而自然淘汰。随着药品新质量标准和修改后的GMP规范的出台,新一轮技术改造也随之而来。十年前国内已仿制开发了符合国情的成套生产线及单元设备,已能为制药厂提供符合GMP规范生产要求的粉针分装、大输液灌装、安瓿洗烘灌封等联动生产线。但随着世界技术的进步,我们的技术又落伍了。
国内医药市场,在GMP认证后正在重新组合,年年有以百计的新注射剂工程建设,从注射剂实行认证制度的十年来,按医药设备折旧以10年计算,在GMP认证后又到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医药新产品研究已经取得较快的进展,例如生物工程药物、疫苗、基因药物、新抗癌药等要求提供新的包装形式,如多室复合袋、卡式瓶等,这些领域要求科技含量更高、质量更加可靠的生产联动线,此外,在重新组合中一部分小型企业被淘汰,另一部分则被兼并形成更大的企业,因此,重组后的企业一方面要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对老产品也要进行改造,据悉,2010年新版药典即将推出,新版本的GMP将与新药品管理法配套,这将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不过,应该不会再出现过去GMP认证中不顾设备的技术含量,只图勉强通过认证的最低要求。只有提高科技含量、保证产品质量方能适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