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论文中心 -> 耳鼻喉科
1314份资料,分132 首页 上一页 345678910下一页 末页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鼻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出血。小儿及青少年鼻出血大多在鼻腔前部的利特尔区;而40岁以上的中年或老年人鼻出血则多发生在鼻腔后部。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普及,加之后鼻孔纱球填塞非常痛苦,目前很多医院都放弃了该法,实际上该法对于顽固性的鼻腔后部的出血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我科从2002~2005年对34例鼻腔后部出血的病人采用后鼻孔纱球填塞法止血,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气管切开术是喉部手术的必要方式。气管切开后,气道出血,痰痂形成,易造成阻塞,气道分泌物易进入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进而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喉部手术后,关键的护理措施是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公元前4~5世纪,Hippocrates已对耳鸣有所记录。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16世纪埃及古写本中。由于病人对耳鸣所致的烦恼常是主观的,而客观评定的方法不多,致使临床医生对其不甚了解,且定位诊断困难,治疗方法不足而成为临床难题。....
口咽部横纹肌肉瘤为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在成人的其他部位还偶尔可见,尤其是儿童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更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我院于2006年11月26日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对我院2003年3月~2006年4月共收治36例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患者在清除病变同时行鼓室成形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目的 了解大连市听力残疾及听力言语复合残疾的相关因素,探讨残疾预防的有效途径。 方法 统计分析大连市2001~2005年残疾人等级评定资料,计6152名,其中听力残疾及言听复合残疾838名,占残疾人总数的13.62%,男454名(54.18%),女384名(45.82%)。结果 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居残疾类别的第三位,与1987年全国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有差异(前者居首位);残疾程度是各类残疾中最重的,83.05%为Ⅰ、Ⅱ级残疾;致残年龄与言语功能连带损害密切相关,言听复合残疾中97.43%残疾发生在10岁以前;致残原因动态分析显示:耳毒药物致残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了有效控制,听力系统残疾的发生也随之显著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噪音对听功能的损害值得重视。结论 残疾人保障工作最有效的环节是预防残疾发生,加强卫生宣传,坚持优生优育,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控制耳毒药物的使用,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等是防治听功能损害的有效措施。....
我科于2006年2月16日收治右耳真菌性外耳道炎患儿1例,采用达克宁混悬液治疗,该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本病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且因绝大多数儿童不合作,无法在门诊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给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带来比较大的困难。现对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于门诊收治的105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用超短波电疗仪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目的 观察鼻中隔、多鼻窦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安全可行性。方法 88例鼻腔鼻窦疾病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一次性接受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筛窦(额窦、蝶窦)开放术及中、下鼻甲手术,并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8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2年,治愈65例(73.86%),好转21例(23.86%),无效2例(2.27%),总有效率97.73%,出现并发症4例(4.55%),所有并发症经治疗均获痊愈,无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局部麻醉下能一次性完成鼻中隔、多鼻窦(鼻-鼻窦)联合手术,且不会增加和加重鼻-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因该术式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能明显减少鼻息肉及鼻窦炎的复发。....
目的 检测鼻咽癌CNE1细胞X射线照射前后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否表达,以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利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NE1细胞X射线照射前后的mdr1基因和P-gp的表达及对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的外排功能。结果 鼻咽癌CNE1细胞射线照射前mdr1基因、P-gp不表达;射线照射后较长时间内mdr1基因、P-gp均长时间表达。CNE1细胞射线照射后对DNR的蓄积作用略有降低。结论 鼻咽癌CNE1细胞X射线照射后化疗敏感性降低。....
1314份资料,分132 首页 上一页 345678910下一页 末页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