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兔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可能L
【摘要】 目的: 观察兔烫伤早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后动脉壁亮氨酸脑啡肽(LEnk)含量的变化,研究烫伤早期MODS时动脉壁LEnk在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作用及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MODS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通过制备兔烫伤早期MODS模型,检测假烫组(SB)、烫伤组(B)、烫伤纳洛酮治疗组在烫伤后48 h的平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计算总外周阻力、心指数;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GPT)、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小板(PLT)等反映心、肝、肾、血液功能的一系列指标.放免分析法测定动脉壁LEnk的含量. 结果: ① 与SB相比,烫伤早期MODS发生后兔肠系膜动脉、肾动脉、肺动脉LEnk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 ② 与烫伤组相比,烫伤纳洛酮治疗组CK,GPT,Cr, PLT无明显改变,BUN明显降低. 结论: 烫伤后48 h肠系膜动脉、肾动脉、肺动脉LEnk含量下降可能是微血管痉挛收缩,全身血管阻力增高,脏器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亚玲,林树新,李志超,陈璧,张世范 2015-03-20 16:14:01
  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重度烧伤的护理
2000年1月~2006年7月收治重度烧伤患者78例,男52例,女16例,年龄8~78 岁,平均38.4岁。烧伤原因:热液烫伤27例,火焰灼伤30例,溴素、腐蚀性酸碱及其他化学烧伤21例。烧伤总面积15%~80%,Ⅲ度烧伤面积15%~45%。
作者:林兰芬 来秀芬 2015-03-20 16:10:49
  生肌玉红纱条治疗小儿烧烫伤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生肌玉红纱条治疗小儿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烧烫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外用生肌玉红纱条换药,对照组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均1次/d。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总疗效和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生肌玉红纱条能促进烧烫伤创面愈合,是治疗烧烫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彦平,沈敏娟 2015-03-20 16:09:06
  烧伤引起创伤性精神障碍病人的心理护理
本文针对3例烧伤后病人所表现出的精神异常现象,充分发挥语言在心理护理疾病中的作用,通过亲切的语言、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情感,对病人进行耐心的疏导、鼓励和安慰;运用娴熟正确的护理操作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去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解除思想负担,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及信任感,把消极的心理转变成积极的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尽快消除烧伤所引起的精神障碍,使病人以健康的心理状态痊愈出院。
作者:王艳亭,付家芝 2015-03-20 16:07:50
  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近5年烧伤患者创面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调查,并分析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烧伤患者创面脓液及分泌物送检标本中检出的626株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讨论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以提高临床对烧伤的治愈率。 结果:检出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G-)占65.97%,革兰阳性菌(G+)占34.03%。
作者:王凤洋,常敏凤 2015-03-20 16:05:49
  烧伤换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烧伤换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笔者就烧伤换药室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对预防烧伤换药室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美芳 2015-03-20 15:47:38
  烧伤病区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与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烧伤病区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06年~2007年烧伤科病人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致病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126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5.2%,革兰阳性球菌占54.8%。结论:烧伤病区细菌耐药问题严重,应加强对烧伤病人的细菌耐药监测,对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任超杰 扈会整 2015-03-20 15:38:59
  浅谈基层医院烧伤创面外用药物的利与弊
烧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其特点是广泛的生理屏障损害。在烧伤早期,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他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全身生理和病理变化;创面发生水肿,免疫球蛋白减少,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内环境受到破坏,创面处理不当,会在烧伤后很早发生创面感染、创面脓毒症,直接威胁病人生命。
作者:张克勇 2015-03-20 15:23:51
  不完全Tessier 3型面裂鼻眼畸形矫正3例报道
Tessier 3型颅面裂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笔者科室于2001-2008年,分别应用单一Z字改形术和多个Z字改形术矫正3例Tessier 3型面裂患者的鼻眼畸形,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唐欣, 马婷婷, 王佳琦, 尹宁北, 熊 斌, 秦永平 2015-03-20 15:21:38
  “风筝”皮瓣在眉毛缺损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为眉毛缺损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方法:将病灶切取呈椭圆形或圆形,于缺损邻接部位设计“风筝”皮瓣,按设计线切开皮肤,在眼轮匝肌下剥离,形成以眼轮匝肌为皮下蒂的“风筝”皮瓣,推进转移修复皮肤缺损,7-0无损伤缝线缝合。 结果:自2002年以来,应用于12例病例,年龄18~52岁,缺损最大直径为2.5cm,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1年,眉毛外形满意,切口瘢痕不明显。 结论:对于眉毛中外侧缺损,用“风筝”皮瓣进行修复,简单易行,局部平整,两侧眉形基本对称,术后效果可靠。
作者:聂晶莹,李晓全 2015-03-20 15:04:09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