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会议 -> 第二届非编码RNA学术研讨会于沪隆重开幕
第二届非编码RNA学术研讨会于沪隆重开幕
时间:2014-10-31 10:15:57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生物谷
10月30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第二届)非编码RNA学术研讨会于上海好望角大酒店隆重召开。
    10月30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第二届)非编码RNA学术研讨会于上海好望角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生物行业的资深人士齐聚一堂,共襄此次盛会。
    随着对RNA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编码RNA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非编码RNA的突变或表达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再被认为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垃圾RNA。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及与重大疾病的关系,非编码RNA的研究对了解基因调控、基因敲除、人类疾病防治及生物进化探索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为促进非编码RNA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传播,带动科研与临床应用的结合,生物谷于2013年举办了第一届非编码RNA学术研讨会,在今天召开的第二届非编码RNA学术研讨会上,生物谷继续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针对当前研究热点及问题开展研讨,促进非编码RNA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发展,为该领域的科研人员及临床专家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今天上午,来自中科院的荆清教授为大家首先带来了其实验室关于MiRNA与心血管疾病的最新进展。据荆清教授介绍,在斑马模式生物中,他们发现了内皮细胞MiR-126是一种特异性的mi RNA,“其在胚胎发育早期的稳定表达对调整血管完整性有很大作用。”
    随后,第二军医大学的刘厚奇教授作了题为LincRNA BACE1-AS通过RNA-RNA内竞争效应促进Aβ生成和聚集的报告。刘教授通过研究发现BACE1-AS不但增加Aβ生成,而且促进其聚集,在AD发展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证实了SERF1a与AD的关系。
    来自北大医学部的崔庆华教授在会上分享了Inc RNA功能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最新成果。“IncRNA是有功能的”崔教授说。崔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验证,近代正选择的LincRNA上SNP分布呈现一定规律,且IncRNA基因型和轻度认知障碍,老年痴呆有着显著关系。
    干细胞技术在人类健康与衰老研究与治疗领域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刘光慧现场为我们做了相关分享。在他的报告中,参会人员对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建立的疾病模型HGPS,PD,FA,SA,HS,GBM有了初步了解,除此之外,刘教授及其团队在GBM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一种新药,据说疗效显著。  
关键字:非编码RNA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