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论文中心 -> 器官移植
67份资料,分7 首页 上一页 1234567下一页 末页
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1]。肝素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免疫介导产生肝素-血小板因子4(anti-heparin/platelet factor 4,AHPF4)抗体,从而可引起血小板活化、聚集和血小板减少,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2],部分患者可并发血栓形成[3]。....
1例HUS患者,男,45岁。因肾移植术后1年6个月,头晕头痛、周身乏力10 d于2008年1月10日入院。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环孢素(新赛斯平)、吗替麦考酚酯(骁悉)及泼尼松,规律复查血肌酐(CRE)在98~105 μmol/L之间,术后8个月因经济原因将骁悉转为硫唑嘌呤。....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最好治疗手段,而移植术后各种感染一直是导致手术失败和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统计,大约有80%以上的肝移植患者术后至少发生一种以上的病原菌感染,且此类感染菌株多具有较强的抗药性[1]。由于供体有限,排斥反应剧烈,近年来,由直系亲属捐赠部分肝脏给患者的移植手术又称活体移植因其供体来源相对容易,排斥反应相对较轻等优越性,逐渐成为广大移植外科医生所推崇。笔者对在瑞典留学期间参与的26 例肝移植术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术后抗感染治疗的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移植器官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与研究,对于免疫耐受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并提出操控性免疫耐受概念。操控性免疫耐受(Operationaltolerance)指器官移植患者在停止使用免疫移植药物治疗的条件下,患者移植器官能保持正常功能,而不出现移植器官损害的临床和试验证据,并且移植受体能保持对感染及肿瘤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1]。诱导操控性免疫耐受的入选标准及撤药方案肝移植撤药方案受试者必须满足:移植术后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内移植肝功能良好,撤药前患者未出现排斥反应的临床及试验证据,必须是儿童肝移植患者,肝移植患者本身不存在自身免疫疾病,撤药前对肝组织活检无炎性反应及纤维变性的证据,供体与受体间HLA和ABO配型良好,撤药前能够明确检测与耐受有关的基因信号表达[2]。....
符合适合肝癌肝移植标准的患者肝移植术后已经能够达到很好的疗效,肝移植术后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问题。目前还没有关于肝移植术后肝癌骨转移行手术治疗的研究报道, 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⒛ 例肝移植术后肝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癌骨转移的治疗策略和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对这类患者的诊疗水平。....
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难度较大,而且环节较多,患者的病情又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手术护理,减少相应的并发症,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5例进行肝肾联合移植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相应护理,现报告如下。 ....
76例肝移植术病人中,原发肝癌伴肝硬化27例,肝炎后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16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6例,重症肝炎4例;手术方式采用原位经典移植术42例,背驮式肝移植34例;所有肝移植病人都常规留置左右膈下双套管各1根。....
目前我国等候肝移植患者数量稳步增加,与之相应的供体数量却相对逐渐减少。第 18届 国际肝移植学会年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多渠道扩大供肝 来源,除开展活体肝移植及劈离式肝移植外,提高扩大标准供肝的利用率,是扩大供肝来源的重要途径。我们应用扩大标准的供体 52例 ,现报道如下。....
心脏起搏技术在近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在临床上应用,1973年Schnitzler等首先报道了使用气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病例。双极气囊漂浮电极因其操作技术简单实用,无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的优点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及麻醉安全性的提高,更多的疑难危重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外科手术救治,对于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1B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外科手术前安置临时起搏器,能够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麻醉及手术安全性,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1例HUS患者,男,45岁。因肾移植术后1年6个月,头晕头痛、周身乏力10 d于2008年1月10日入院。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环孢素(新赛斯平)、吗替麦考酚酯(骁悉)及泼尼松,规律复查血肌酐(CRE)在98~105 μmol/L之间,术后8个月因经济原因将骁悉转为硫唑嘌呤。....
67份资料,分7 首页 上一页 1234567下一页 末页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