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剥脱性皮炎是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属于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当机体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时,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葡萄球菌侵犯皮肤,由金葡菌噬菌体Ⅱ群产生表皮剥脱毒素,该毒素能分离皮肤表皮层细胞,引起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皮疹开始为麻疹样或猩红红斑伴有皮肤瘙痒,后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皮肤伴有渗液结痂,后期出现片状脱屑、手足常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严重者可有毛发或指甲脱落,全身常有高热、淋巴结肿大,可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目前,结核病的患病率大幅度上升,结核病患者越来越多,与性病一起成为死灰复燃的疾病,关于结核病的预防、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药物治疗,但由于结核性药物存在一定的付作用,对人体会产生一些次损害,所以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医生在结核的治疗过程中,往往根据血液中的各种标志物的含量变化来作进一步治疗的依据,其中尿酸(UA)就是监测结核病患者用药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监测标志物,尿酸(UA)对于结核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其发病率在目前较高的水平上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高龄、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部位,居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传统外科治疗是单纯脓肿引流、病灶清除,随着对脊柱稳定性重要意义认识,外科治疗发展为病灶清除的基础上,对骨缺损较大有畸形倾向或已经畸形者加用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治疗,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0.1%~1.0%[1]。其致死、致残率都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血培养是败血症诊断可靠的指标,但因其检出时间长,为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人们做了大量工作,以期找到可靠的标志物,达到对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目的。大量资料表明,降钙素原(PCT)是一较理想的指标,是败血症的一个早期、特异、敏感的标志物。本文通过检测血PCT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做比较,评价其对后期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1]。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肠麻痹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发生障碍,粘连性肠梗阻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
2005年1月~2008年12月颈淋巴结结核病人180例,男57例,女123例,年龄5~70岁,50岁7例;其中单纯颈淋巴结结核148例,合并肺结核32例。
病变部位分布:单个淋巴结肿大137例,多发性43例;一侧淋巴结肿大164例,双侧16例;右侧120例,左侧61例;颌下区淋巴结肿大18例,颏下区淋巴结肿大10例,腮腺区淋巴结肿大5例。
....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特别是危重患者,维持血管通道,利于紧急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1]。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感染性疾病仍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毒是儿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既往认为抗病毒药物不同于抗生素能有效地抑制细菌复制那样抑制病毒,病毒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将不可避免。以往的抗病毒药物效果差且副作用大,故在儿童病毒性感染疾病中应用少。....
代谢综合征(MS) 是一组代谢异常症候群,为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与MS 之间关系,本文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患者进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