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及早植皮 早期切痂大张自体植皮,为目前预防瘢痕挛缩较理想的方法,无论功能或均可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对于中、小面积Ⅲ度烧伤,应优先选择手、关节等功能部位切痂,大片自体植皮。一次切取10%~20%体表面积自体皮(用辊轴取皮刀与鼓式取皮机结合),作筛状皮片移植,严密覆盖。如切痂面积较大,非功能部位可用新鲜的或液氮储存的异体皮,剪成条状,与点状自体皮相间移植,力求皮片成活后一次封闭创面。对于特大面积深度烧伤,自体供皮十分困难,则可采用早期切痂微粒皮移植,或大张异体皮开洞嵌入小片自体皮的方法。其预防瘢痕挛缩与增生的效果,较之迁延时日的肉芽创面植皮为好。
2 预防创面感染 综合处理,早期植皮是预防深度烧伤创面感染的有效措施。深Ⅱ痂皮削除,切痂大张自体植皮(如手背、指背及关节部位),或局部浸泡,控制感染。
3 注意保持功能位与固定 早期即应注意肢体的功能位,如颈部伸展,头微后仰,肩关节外展90o肘伸直,腕关节取中位,掌指关节屈曲60o,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呈外展对掌位,两下肢外展为45o~60o角,膝关节伸直,踝关节维持90o等。烧伤后畸形防治中,劳动能力的恢复,以手的功能最具有代表性,故应把手的功能恢复放在首要位置。伤员感到舒适的位置,往往就是非功能体位。稍有疏忽或造就,则可能逐步恶化而难以扭转。如手部用热塑夹板维持功能位,虎口握绷带卷,指蹼填以纱布;为防足下垂,暴露疗法时,足底蹬以木方盒或撑板。经常检查肢体是否处于非功能位,一经发现,及早纠正。反复向病人讲清楚肢体屈曲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主动配合保持功能位。如已不能自行伸直,可采用缓慢牵引的方法,使局部肌肉松弛,再用夹板固定于适当位置。不可用力猛拉,损伤深部组织。
4 及早进行体疗 不仅能预防肢体功能障碍,而且可以改善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每日进行多次,还可利用各种器械、弹力支架和按摩,进行多种功能练习,并指导病人参与日常生活劳动。
5 广泛应用压力疗法 皮片植皮区、深Ⅱ度愈合区和供皮区都需要穿戴弹力套施行压力治疗。加速植皮区瘢痕的软化和成熟,预防瘢痕增生。从伤口基本愈合开始,即应施行压力治疗。24小时穿弹力衣套,持续6~12个月。压约2.7~4.0kPa (20~30mmHg),在凹陷的部位,如口周围、鼻唇沟、国窝、肘窝、手掌心等处应加垫海绵,使尽量受到均等压力。
坚持弹力压迫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机理: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受压部位血流减少,组织缺氧,使成纤维细胞变性,甚至坏死;亦有利于胶原酶破坏胶原纤维。组织学观察表明,压力疗法后最显著的变化是使瘢痕变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血管减少,管腔狭窄甚至关闭,内皮细胞出现巨大空泡;成纤维细胞减少,粗而内质网减少,线粒体扩张,空泡化;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粗细均匀,排列规则;真皮内弹力纤维数量明显增多。
6 瘢痕软化膏外用
7 醋酸去炎松瘢痕内注射 对于小面积的瘢痕增生,无用针注射器注射去炎松于瘢痕内。每周一次,每次剂量小于20mg,4次为一疗程。注射后痒痛症状很快缓解,药物效力维持3~5天。随着注射次数增加,自觉症状可消失。1~2疗程后,瘢痕可能软化平坦。厚度超过0.5cm的瘢痕,受药物浸润范围小的限制,效果较差。有的病例停止注射后一段时间,又出现增生现象。若与压力疗法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8 放射性核素贴敷 用32P贴敷瘢痕区,每次1.25~5.0Gy,以略超红斑剂量较理想。总预防剂量<20Gy,总治疗剂量<40Gy(每次剂量增加),分4~5次贴敷较安全。成人一次<200cm2,小儿<100cm2。放射线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与细胞分裂周期关系密切,以S-G2期最敏感染。采用分次贴敷,以便作用于不同敏感染期的细胞。在放射性核素治疗下,成纤维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停止分裂,退变,以致衰亡。其合成与排泄前胶原的功能发生障碍,亦导致胶原纤维及基质内氨基多糖含量减少,以控制瘢痕增殖。
9 硅胶膜片贴敷 如将硅凝产涂布于瘢痕局部后加以粘贴固定,或成带有大网眼纱布的专用硅胶片固定于局部,只在清洗或运动时取下,疗程3个月以上。
10 手术治疗 待瘢痕稳定后,可以采取切除的方法。切除后不能直接缝合者,可选用全厚植皮或各种带蒂瓣修复。以美容为目的的患者可应用皮肤扩张术的方法修复。皮肤张力较大的部位,或瘢痕方向与皮肤张力线不一致时,可采用Z成形术,局部皮瓣转移,或加皮片移植的方法,减少局部张力并松解挛缩。一般来说,张力减少或消除时,瘢痕渐趋平坦。手术治疗后及早采用压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