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同业交流 -> 取消进口医疗器械超国民待遇 鼓励国产原创
取消进口医疗器械超国民待遇 鼓励国产原创
时间:2014-05-06 11:10:43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光明网
“以前进口人工膝关节要5万多元一个,冠脉支架要4万多元一个,有了国产产品之后,它们分别降价到3万元和2万多元。在医疗器械领域,有了国产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口产品的价格往往会降到以前的一半左右。”

    “以前进口人工膝关节要5万多元一个,冠脉支架要4万多元一个,有了国产产品之后,它们分别降价到3万元和2万多元。在医疗器械领域,有了国产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口产品的价格往往会降到以前的一半左右。”
——长江学者、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
    为何鼓励国产原创
    “有了国产知识产权,进口产品价格能降低近一半”
    目前,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里,中国创造能占据多大比例?长江学者、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介绍,分为3个层次:
低端产品方面,比如医用耗材、一次性医疗用品(注射器、输液管、输液袋等)领域,国产产品占据主流,产品质量基本都能得到保证,还可出口创汇。这些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基本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在中低端领域,比如性能和规格方面较为低端的超声仪、监护仪、X光机等,国产与进口产品市场争夺很激烈。这一块,国产能占到50%左右,质量与国外差距不大,但面临国外著名品牌公司的日益挤压,乃至收购。
    在中高端领域,进口产品占据主流,整体达90%以上。更重要的是,这类产品的核心技术或部件往往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企业多是进口核心加工技术、材料乃至部件,在国内进行系统整合和组装,产品利润率较低。
    樊瑜波介绍,若以60分为质量合格的话,高端产品中,咱们的产品在70分以内,部分优秀的能达到80分以上,而进口产品基本能在90分以上。
    既然进口高端医疗器械质量比国产的好,为什么还要自主创新,而不直接买进口产品呢?樊瑜波说,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国产自主品牌产品与进口产品竞争,医疗器械的市场价格才会下降,才能使得老百姓真正受惠。如果大部分产品都采购进口产品或使用进口品牌的产品,国家将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
    “以前进口人工膝关节要5万多元一个,冠脉支架要4万多元一个,有了国产产品之后,它们分别降价到3万元和2万多元。”樊瑜波说,“在医疗器械领域,这样的例子很多,有了国产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口产品的价格往往会降到以前的一半左右。”
    在国内,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销售比例为1∶3。在发达国家,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销售比例接近1∶1。樊瑜波认为,在我国基层医院,比较严重的药物滥用和先进医疗器械使用不足同时存在。如果能补上医疗器械的短板,很多疾病在基层就能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合理治疗,则整体医疗费用还会下降,且更加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
    给国产品牌公平竞争的机会
    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提出,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樊瑜波认为,鼓励创新需要细化的政策与扶助,要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相关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目前来看,亟须马上着手的工作有这样几个:
    优化现行招标制度。在现在的省级招标规定中,医疗器械根据国内与进口区分,进行分组招标,进口产品享受更高定价。樊瑜波说,“相同等级和性能的产品,进口产品定价更高,附加值更多,自然有钱可以用来开拓并占有更大的市场。很多国内厂商都在抱怨进口产品享受了‘超国民待遇’。类似不合理待遇理应取消,要给国产品牌公平竞争的机会。”
    政策扶持亟待加强。现行政策下,在国外,某些植介入医疗器械往往定为二类产品,无须临床试验即可获得美国或欧洲上市许可,这些产品在进入中国的时候,按照我国现行政策是无需再进行临床试验的,进口产品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而同类产品在我国往往定为三类产品,国产企业需要多花费2—3年,数百万元乃至更多的费用投入,才能使得一个产品进入临床。长此以往,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不公平竞争应规范。一方面,大量进口厂商赞助医生培训、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一个临床领域的会议,往往数万余名医生参加。经费大都是外企赞助的。”樊瑜波说,大量国际品牌的意见领袖占据会议讲坛,讨论与介绍的都是进口产品。长此以往,医生也会偏爱进口厂商,习惯使用进口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每年各类科研经费和临床培训经费支持了大批中青年医生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学习期间接触和使用的大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一定程度上为国外公司做了免费培训。
    同时,进口厂商对于规模小、威胁小的国产自主创新企业,恶意降价竞争,挤压其生存发展空间。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国产创新品牌,外企往往巨资收购,然后让其慢慢退出市场。一旦没有国产产品与之竞争,进口产品完全垄断市场以后,就会产生价格垄断。
樊瑜波认为,这类情况如果得不到纠正,为高价医疗器械和类似培训、会议埋单的,还是国家医保基金和患者本身。

关键字:医疗器械
反馈
版权所有2012-2019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网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13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