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从几十万年前开始就遵从着大自然的规律繁衍生息。对于这种自然的状态,人们并没有过多的留意。直到现代医学逐步发达,人们才知道,这种顺应自然的规律叫作“生物钟”。随之而来的,也是科学家们对生物钟的各种研究。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的生物钟和道德选择之间也存在联系。也就是说,习惯早起或早上精神比较好的人,他们在早上的行为也比较合乎道德。而习惯晚睡或晚上精神更好的人,他们在晚上诚实度也可能更高。有趣的是,有些人认为习惯夜生活的人更可能行为不检点,但这个研究发现,不论是“夜猫族”或习惯早起的人,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也都会出现不道德或不诚实的行为。
近几年,很多科学研究都发现,人类方方面面的行为都与生物钟有关。比如,有一种遗传性疾病叫家族性睡眠相位提前综合征,患者生物钟相位与正常人相比显着提前,他们每天晚上7点左右就要入睡,而每天清晨3点左右就会醒来。这种病人显然无法与多数人的作息规律衔接。因此,生物钟一旦被打破,对于人体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如果生物钟被短期打破,可以通过调节扭转,但是如果长时间被打破,那么就会导致代谢疾病甚至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夜班较多或夜间工作时间较长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有轻度升高。从癌症预后来看,生物节律紊乱者的预后明显不如节律正常者。对此,一种解释认为,夜间过度暴露于灯光之下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褪黑素参与调控睡眠、免疫、衰老等多方面生理活动,其分泌具日节律,夜间达到最高浓度水平),从而增加了癌症易感性。但褪黑素的减少究竟是如何增加癌症易感性的,科学家们尚未找到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