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疾病是全球第四大致盲病患,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这一数据说明,只要有足够的眼角膜,绝大多数眼角膜疾病患者都能重现光明。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范围内,角膜疾病是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第四大致盲病患,约占5.1%。角膜移植可以使患者恢复视力,其移植手术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网站数据,93%的角膜移植案例在术后1年恢复良好。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盲人824.8万人。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约400万人,其中约200万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每年施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例数为4000-5000例,中国的眼角膜移植情况不容乐观。
通俗来讲,眼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一层无色透明膜,它是人体组织,而不是人体器官。美国眼库协会(Eye Bank Association of America, EBAA)资料显示,对于无心跳死亡尸体的角膜摘取时间要求较松,12小时内摘除即可,摘除后以“角膜保存液”等技术可以储存最多14天。
不同于肾脏等“一对一”捐赠的器官移植,眼角膜摘除后储存期限可长达14天;角膜移植对配型要求不高,可以集中存储分发。于是,眼库(Eye Bank)这一供应眼球、角膜的专业性机构就应运而生了。
中国很早就效仿发达国家建立了眼库,但是除了北京同仁眼库(至今已有32,000人登记)等发展较早的眼库,其他眼库常年库存量都非常低,例如中华眼库协会于1985年成立,1991年才确立章程,一直到2006年,接收到的自愿捐献的角膜不到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