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即武汉P4实验室)在武汉竣工,这是我国,也是亚洲首个即将运行的P4实验室。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拥有了研究和利用埃博拉病毒等烈性病原体的硬件条件,为我国公共卫生科技支撑体系再添利器。至此,中国正式跻身“P4俱乐部”。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几乎每年都有新发传染病出现,在全球性范围内呈现扩散趋势。研究这些病毒微生物,是预防、控制和治疗的首要条件。十年磨一剑,P4实验室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病毒学研究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什么是P4实验室?
根据传染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传染病原分为四个危害等级。第一级危害群微生物:与人类成人健康和疾病无关;第二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严重的,而且通常有预防及治疗的方法;第三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的疾病,可能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第四级危害群微生物:在人类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的疾病,但通常无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如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等。
与上述四个等级相对应的,国际上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P1、P2、P3和P4四个生物安全等级。P4实验室是专用于烈性传染病研究与利用的大型装置,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公开的仅有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蓬(法国巴斯德所)、瑞典和南非9个国家拥有P4实验室。
拥有P4实验室能干嘛?
P4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将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组建“新发传染病与生物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利用各自优势,共享资源,联合开展针对其他烈性病毒的研究。
据悉,科研人员已计划利用武汉P4实验室开展埃博拉病毒等科学研究。此前,中法多个科研团队已经在埃博拉、马尔堡等烈性病毒以及结核、流感、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为P4实验室的高效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
建立P4实验室的起源
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有50种传染性疾病在世界不同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流行,流行区域分布世界5大洲的83个国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03年,我国爆发流行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造成8437例感染和813例死亡。
2003年,SARS疫情暴发后,我国的病毒研究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SARS病毒的研究需要在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完成,当时我国建有一批P3实验室,也是当时大陆建成的生物安全级别最高的实验室。
同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协议书,开始建设大陆第一个P4实验室。据当时的报道,武汉市政府负责划拨200亩土地用于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拨款1亿元。
2004年,中法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预防和控制新发传染病的合作协议。合作主要内容包括在中国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生物安全培训、新发传染病合作研究等。
武汉实验室于2011年6月破土动工,经过中法双方的艰苦努力,于2014年12月完成物理设施建设和设备调试工作,并将尽快投入使用。
P4实验室引发的一点小争议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该实验室持赞成态度。有反对的声音认为,建设P4实验室,相当于引进一个新的风险源。一旦有病原性微生物被引进,若想关闭实验室非常困难。
但这种说法并未获得更多认可。武汉P4实验室主袁志明说,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就是为了保障开展传染性病原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即使发生了意外,也有相应处置措施。
武汉P4实验室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武汉P4实验室是构建中国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必将在增强我国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提升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等科研能力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法国梅里埃基金会主席阿兰?梅里埃表示,全球化给新发和突发传染病防控带来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你们的卓越付出和高水平施工建设,使得远东地区有了抵御传染病蔓延的堡垒。”
袁志明说,该实验室建设的总目标是成为新发传染病疾病的研究和开发中心、烈性病毒的生物资源中心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传染性疾病参考实验室,并纳入中法新生疾病合作研究框架中,最终成为我国新生疾病研究网络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