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在他工作的5年时间里,见证了7例人体器官捐献,共有21名患者获益。他在不断见证死亡与新生,绝望与希望,为生命的延续“牵线搭桥”。他就是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董建。
对于器官捐献协调员来说,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弥足珍贵的,每多争取一秒钟,就是为受捐者多抢到一份希望。若等待的时间太长,会对器官造成损害。
2013年,在南丹县人民医院住院的一名病人家属提出捐献器官的意愿。一挂完电话,董建和同事立即赶往南丹。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他深知,要争分夺秒,为受捐者争取时间。很不巧,捐献者是天峨人,直系亲属居住比较分散。根据要求,亲属包括捐献人的配偶,成年子女,父母都要在器官捐献意向书上签字,按手印,方可实施器官摘取手术。凌晨三点,董建和同事赶到天峨某林场,寻找到捐献者的母亲。得知孩子过世,捐献者的母亲痛哭失声。一个小时后,方能止住泪水,在意向书上签字。董建和同事匆忙赶回南丹,摘取手术顺利进行。
摘取手术是在确认病人去世后,最好是心脏停止跳动后不久,越早进行越好,如果还没有签字就停止跳动,我们就有点措手不及。
今年3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头一天晚上,董建寻思着要好好给家人做顿丰盛的晚餐。凌晨5点,他接到电话,宜州市一位市民生命垂危,家属提出捐献器官的意愿。他二话不说,赶紧起床,和同事驱车前往宜州。
作为最一线的协调员,他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和捐献者家属沟通,安抚家属,与医生了解捐献者的身体情况,实时与定点器官获取医院的专家团队联系,提供最新的情况,为团队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也要见证,器官获取医院按国家卫计委器官捐献分配系统的要求,将获取的器官送往器官移植医院。
绝大部分时候,器官摘取手术是在凌晨两三点进行,对身体和精神都是极大的考验。一方面是身体的疲累,另一方面则是送别死亡,深切感受到家属的悲痛。尽管见证过多起器官捐献,但每一次,董建的心里都很矛盾,不希望捐献者逝去,但死亡却是不可逆转的,同时又期待另外几个病患获得新生。他说,要有非常强大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才能胜任这个工作。逝者已矣,但器官捐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延续了生命。许多时候,他这样安慰自己。
此外,还要坚持法律底线,有时候,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去和家属沟通,如果家属提出利益的要求,虽然会很遗憾,但也只能撤退。
许多人对器官捐献协调员有误解,以为是劝捐,事实上,协调员是在明确捐献者死亡和家属完全出于自愿的前提下,告知家属有器官捐献的途径,有别的生命在等待希望,由家属自由选择。从家属提出捐献意愿的那一刻起,到器官摘取手术,协调员都要全程见证,并帮助家属料理后事,让捐献者体面离开人世,做好缅怀工作。董建说,既然别人做了好事,我们也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捐献者家属料理后事,服务到位,完成家属心愿。
器官捐献协调只是董建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他还要负责红十字会别的工作。他说,如果可以,他愿意干这份工作直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