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持久动力,将在十三五规划中获得重点强调。考虑到当前我国在创新成果方面存在区域、行业以及板块分布的不均衡,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在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重点发掘国企和大学的潜力,学习其他科技强国的先进经验,出台重大工程创新计划。从前期研究看,生物工程、新材料、5G网络等领域可能进入政府扶持计划。
随着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减弱,创新对增长的意义却在逐步增加。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只要有钱就可以无限度投资,投下去就有回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投资的空间尚存,但是相对来讲不如过去。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就要逐步把动力转向创新,把投资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据记者了解,我国对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13年,中国科研(R&D)经费占GDP比重首度突破2%;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总量七成以上。到2014年,国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国际专利申请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年增长率18.7%,世界第一。
然而,这样成绩仍不足以快速拉动经济增长,有必要针对当前我国创新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让创新工作再次提速。根据“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分布区域不平衡,成果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尤其是深圳,该市2014年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占到全国总量的47%。其次,分布行业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通讯、生物等领域,机械加工、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相对不足。再次,分布板块不平衡,民营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大学的潜力未能完全发挥。
中国生产力学会创新推进委员会顾问郑新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现在国企创新的动力不足。过去还可以借口说没钱,但现在石油石化企业年利就达上千亿元。汽车产业领域大型国企创新都没动力,有动力的反而是奇瑞、吉利等民企。所以有必要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发挥国企的创新潜力。现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需要改变只看有形资产忽视无形资产的老观念,将管理、创新都列入考核。”
要发挥国企创新潜力,郑新立认为,可以学习借鉴美国经验,包括推出重大工程创新计划、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吸引全世界人才、创建军民两用的科技生产企业等四个方面,尤其是第一条。他介绍说,美国政府每隔几年会推出一项或几项重大工程创新计划,比如当年的曼哈顿计划重在发展核电技术,星球大战计划集中发展航空航天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法案是为了发展信息传输网络。近年来,美国又致力于开发页岩气,发展生物质能源,并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口号,这也都是为了推动重点领域的创新。
另一位“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亦表示,中国企业欲发展技术的领先优势,必须采取以开发极端技术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模式,从而成功地成为世界技术创新的进攻者和防守者。技术经济和技术创新在中国具有长期的研究积淀和优势,要让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资本化,这方面主要靠财政发挥作用,当然金融也要发挥作用。
具体谈到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可选的重大工程创新项目,郑新立认为,可以考虑生物工程、新材料、5G网络等领域。他说,早在1999年,中国就加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其中1%的任务,成为参加这项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大基因等又公布了水稻功能基因组育种数据库。现在通过基因技术,有望让奶牛年产奶8吨,最高甚至能达到12吨,现在国内正常产量则只有1吨到2吨。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测序避免遗传病。所以,在我国发展生物工程,既有基础也有前景。
在新材料方面,建议主要瞄准碳纤维、石墨烯等既能够减轻重量又可以提升强度的项目。在芯片领域,超前布局5G网络,争取最终能够建成全球最为便捷的WiFi网络,这样也有助于降低上网费用。
不过,郑新立也同时提醒,这些项目的推进还是要以需求为导向,让企业自主决策,政府主要工作在于定政策,并对选定项目进行一定的财政补助。尤其要吸取此前的一些教训,避免无核心技术就迅速推广从而导致失误。杨伟民亦强调,要依靠市场发现创新点,政府的职责是净化市场,让市场自觉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