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医疗的目的应该是为大部分人服务。但在中国如今的医疗市场中,却呈现两极化的趋势,医疗正在往高端与低端两头发展,中端医疗服务缺位。但中产阶级恰恰是医疗服务应该抓住的大部分需求的重要一环。中端医疗服务何以缺失?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当下的中国,不少新出现的医疗商业模式完全忽略了医疗为大部分人服务这个目的,转而瞄准小部分人,或者说是过于细分的人群,这导致了许多商业模式没有办法在医疗土壤中做下去并带来整个行业的改变。
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外,一个中产阶级的消费群体以超过中心城市的速度在形成。这批用户对现在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都存在不满,非常希望能够有优质有效的服务,但他们的经济能力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接受昂贵的私立医院,例如和睦家这样的价格,而大部分人往往也并没有个人或雇主购买的保险去覆盖这样昂贵的服务。但这一阶层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
因此,真正以服务为核心的中端医院或诊所将有很大的需求,可需求在短期内可能很难转化为消费,背后的阻碍因素有三个:
首先,是用户对医疗服务定价的习惯性问题。中端医疗服务的缺位,背后主要的原因还是整体医疗服务的畸形定价。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给医生的服务价格是很低的,10元到17元的普通门诊定价已经根植老百姓的生活,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挂号费便宜,买药贵这样的事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提高诊疗费用,而把药费和检查费降下来是很难得。
其次,是对刚兴起的新事物的不确定和不信任感。医疗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公众对医疗是非常谨慎的。公众在医疗领域“只认庙不认菩萨”足以说明这一点。
最后,是支付方——中端医疗保险在短期内仍然是缺失的。不过中国的保险公司正在尝试这一领域。日前,平安就推出了首款“管理式”企业中端医疗保险产品。
这三个因素决定了短期内中端医院和诊所需要经历一个布局阶段,也就是新建大量高质量的诊所,用服务的口碑先吸引市场,同时在定价上,可能要经历一个跑量的阶段,一开始可能只有少部分人愿意自费接受这样的服务,然后慢慢的等口碑上去之后,可能会引起保险公司的兴趣,捆绑中端团体保险,然后从B端增加量。从开诊所和医院,增加布点,然后到客流量上去,保险进入再带来更多团体客流,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中端市场的潜力不可忽视,但短期内仍需大资金布局,面临价格和流量的矛盾问题,需要经历一个亏钱的过程,等市场量和点都起来以后,必然会淘汰一部分质量不好的服务商,最后达到市场的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