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自4月8日正式实施以来,已经运行近一个月。
4月末,我们介绍了丰台区医改的情况,解答了很多患者在社区医院看病的疑惑。
今天,我们来看看,有364家医疗机构参与此次医改的西城区,近一个月来的医改工作有哪些亮点吧!
西城区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工作,改革平稳有序,符合预期。
同时,深化紧密医联体建设、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基层服务能力。
各医疗机构纷纷推出新举措提升服务质量,百姓就诊体验整洁、安全、舒适,就诊流程简化,医保报销比例及社区长处方等新举措正逐步被患者理解和认可,分级诊疗目标初步显现。
以病人为中心,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此次医改,西城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点,通过改善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有效满足居民群众便捷看病的就医需求。
西城区各医疗机构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改进诊疗区域、卫生间的保洁服务;增加咨询、导诊、预约、健康教育等服务,并设立医改专职宣传员;在公共区域提供各类便民设施及无障碍设施。
复兴医院采取分时段预约就诊、院内层级就诊、增设帮老助残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及“全程服务”、开设党员服务岗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
北京市第二医院作为全市首家通过JCI国际认证的公立医院,不断深化JCI的核心理念“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措施持续不断的进行质量改进、规范医院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同时,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简化就诊流程,为患者就诊提供便利。
区属医疗机构为急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对手术患者实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实施医生、护士、康复师一体化的协作模式。
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安排多层次医师出门诊,开放结直肠肿瘤门诊、炎性肠病门诊、疼痛门诊等10余种专科专病门诊方便患者。
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不断加强骨伤科专台建设,新增了新增足踝、骨折、针刀、肩颈痛等4个专台,满足不同患者的诊疗需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现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新方式。
“紧密型医联体”纵横通畅,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西城区展览路医院的医师定期到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为居民进行康复诊疗,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与医院同质化的服务。
目前,西城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与上级区属医院及公共卫生机构实现了管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三个一体化”的紧密联合。
西城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三纵两横一平台”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思路。
即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属医院管理一体化、基本医疗一体化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公共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一体化等三个纵向一体化发展。
同时,实现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与驻区三级医院、社会资本办医机构两个横向协同发展,打造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切实提升辖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辖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首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进行诊治。社区中心无法解决的问题,按转诊标准,首先转诊至上级区属医院,再遇到问题又可转诊至体系内的驻区优质医疗机构。
对已治愈的或急性期过后需居家继续治疗的患者,再回转至签约的家庭医生为其服务。
大医院对社区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并开辟“社区转诊专用窗口”,使居民对社区卫生更加信赖,促进患者有序就医。
另外,西城区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形成了预约挂号、挂号自动分诊、诊前健康自测、诊中一对一服务、优先转诊、诊后预约下次就诊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构建全科-专科医生协同服务模式,调配专业化的慢病专家团队,参与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组建专科-全科慢病管理团队,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人群健康干预计划,做到防病在前,制定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
缺药登记、处方点评,保证药品供应和安全
在医改期间,西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的用药目录进行对接,针对慢病患者,建立了药品缺货登记制度、与缺药备案服务制度,并加强了对药品价格及用量的统计分析,提前、按需备货,保证药品供应,满足辖区居民的用药需求。
同时,西城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情况,梳理长处方服务流程,落实长处方制度,备齐105种慢性疾病常用药物,建立健全长处方药品相关培训和考核制度,确保用药安全。在满足辖区居民的用药需求的同时,减少居民就诊次数,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
截止到4月30日,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处方共签约341人,累计开具长处方234张。
此外,西城区还在各参改门诊部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每日点评30至50张处方,区卫计委加强对处方点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大处方”、抗菌药物及中药饮片处方等,规范诊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