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医闹”怎么化解?医疗纠纷究竟有无破题路径?这几年,随着“医闹”事件不时出现在人们的眼球中,一系列这样的问题进入了人们的思考范围。
“必须用智慧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孙晓飞在其新作《我们——医与患:相爱,还是伤害?》(漓江出版社出版)中,孙晓飞用田野调查式的采访展现了现在医生群体的生存现状。他更希望以这本书为引子,引发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再思考,寻找到医患关系之间最好的状态。
孙晓飞现任《中国老年》杂志主编。他对医患关系的思考来源于国内一个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的首席专家凌峰曾经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的主治医生。刘海若2002年在英国旅行时遭遇列车出轨事故,深度昏迷不醒。在凌峰及其团队的救治下,刘海若脑复苏成功,转危为安。从那时候起,凌峰和她的团队引起了国际医疗界的广泛关注。
后来,孙晓飞的一位朋友患病,很多医院都说治不了。他找到了凌峰,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这两件事情引起了孙晓飞强烈的兴趣:这个国际顶尖的团队是怎样对待病人的,是怎样在医疗技术上向更高的山峰登攀的?
“大医精诚”“用心”“把病人放在重要的位置”,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把很多类似这样的话语做成了条幅挂在办公室里。孙晓飞听说后就萌生了去科室看一看的冲动。历时3个多月,孙晓飞完成了对科室医生以及患者的采访。
对医生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利用他们中午休息时间进行。但是孙晓飞发现,很多医生中午根本就没有休息时间,有的甚至连午饭都省了,只为了多看几个病人。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重建多重伦理关系”“疾病、医生和病人”“政府与医院、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等章节,融会了中西思想精华,探讨破解中国医患关系困局的方法。
“通常来说,我们认为现在的医学对人体解剖、人体的基本结构是了解的。但是事实上在一些个体的认知上,仍然存在盲区,例如个别的人骨骼与普通人相比会发生变化。”孙晓飞讲述了自己采访到的一个事例。
这是中国第一本关注医生群体的挫折、烦郁及省思的书,可以让公众了解到出现医疗意外之后,医生内心的震动、不安、郁结和徘徊不去的自我否定,了解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来应对,让公众看到他们内心的惶惑与反思以及获取心灵安宁的渴望。
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