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我看你骨骼精奇,必是练武奇才,将来维护宇宙正义与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电影《功夫》里,老乞丐骗小孩买“秘籍”,称他骨骼精奇。若放到现在,小孩就不会被忽悠了,因为通过人工智能就可实现骨龄快速、准确检测。
不久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放射科多了人工智能的骨龄读片机。安装相关软件后,可自动识别儿童手部的X光片,并读出骨龄,整个过程只需几秒钟。据专业医生评估,准确率非常高。
骨龄检测蓝海只待AI来掘金
骨龄因能体现人体生长发育程度,是儿科看诊时最基础的一项工具,在医学上通过检测骨龄可诊断和监测儿童内分泌疾病和生长紊乱疾病。而且,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个子偏矮是发育偏迟,到发育期自然会长高,但等发现孩子是矮小症,却已错过了治疗时期。其实儿童阶段是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期,骨龄检测对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随着家长健康意识的提高,骨龄检测的儿童数量与日俱增。但同时,由于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数量的不足,导致骨龄检测一直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巨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和互联网医疗机构将研究方向放在了人工智能领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安装的这套软件就是该院与依图科技共同研发完成的。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傅君芬介绍,借助浙江省儿童医院1万余个健康儿童体检的骨龄片数据,依图科技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训练出这套骨龄读片机。卫宁健康也有类似探索,他们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符合TW3法的骨龄特征区域进行深度学习,再将骨龄影像特征与临床大数据融合训练骨龄评估模型。
AI补齐传统检测短板
上海市儿童医院影像科主任杨秀军认为,人工智能在骨龄检测领域的应用将解决实际痛点。
临床上一般通过左手腕部的X光片观察手部各个骨的发育情况来进行骨龄判断。傅君芬介绍,以往常用GP图谱法和TW3法进行骨龄检测,但这两种传统检测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GP图谱法是最早的完整图谱骨龄鉴定法,主要通过医生根据纸质图像册对照手骨X光片,进行肉眼的比对。这种方法主观性强,临床准确性差,检测的结果存在不小的误差。TW3法在准确度上有了明显提升,检测一个儿童的骨龄至少需要15分钟时间,单体时间看似不长,但结合到医生资源紧张,检测人群庞大的现状,该法并不能满足当前中国市场需求。
有了人工智能介入,既准确又快速的骨龄检测办法问世了。
通过智能阅片自动计算儿童骨龄,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这台人工智能骨龄读片机大幅减少了医生工作量;按照算法模型集成GP/TW3等主流骨龄标准,它可以判读每块手骨特征,避免骨龄诊断的误差,精确度可到0.1岁,与医生计算的骨龄值相比,误差小于半年的占98%。依图医疗总裁倪浩告诉记者,骨龄读片机将原来15分钟图谱识别时间缩短到秒级。
海量数据或“喂”出骨龄判读新标准
人工智能骨龄检测,大数据是核心。
依图科技骨龄项目负责人林强认为,医疗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优质的标注数据。以骨龄读片机为例,其检测基础就是海量的数据,优质的标注数据是算法学习、总结、提取经验的材料。“智能系统在建立模型后,还要通过人工方式不断完善和培育,从而建立完整的医疗知识体系结构和诊断标准。”林强说,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逐渐形成一套准确度高的检测系统。
从目前来看,这项黑科技已经可以取代过去的骨龄检测方式。傅君芬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在学校等场景的正常人群中进行验证和校正,并希望将其推广到全国各个医院。
人工智能骨龄读片机的研发团队还呼吁,未来希望能够制定中国骨龄判读新标准,其价值和意义将会更加深远。(记者 江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