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血液肿瘤或“血癌”,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白血病,其实还有一种常见的血癌叫“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中的浆细胞发生恶性癌变而成,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
笔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血液科李娟教授在国内率先采用“含新药的诱导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维持治疗”的整体治疗策略,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95.4个月,很多患者已经生存了十多年,多发性骨髓瘤逐渐从恶性肿瘤变成了一种慢性病。
李娟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恶性程度高,患者在以前的生存期仅33个月。如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了多种新药,包括“反应停”(沙利度胺)、“瑞复美”(来那度胺)在内的免疫调节剂,以及“万珂”(硼替佐米)等蛋白酶体抑制剂。
2006年起,李娟在国内较早提出和执行“含新药的诱导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维持治疗”的整体治疗策略。这种治疗方式一般是对患者先进行4个月的诱导治疗,将骨髓中的恶性细胞尽量减少,再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移植成功后,继续使用药物进行维持治疗。
截至目前,已有几百例骨髓瘤患者接受这种治疗,他们的中位生存期延长了近3倍,达到了95.4个月。其中,不少患者至今已经无病存活了11年,且未见复发迹象。(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彭福祥)